經長稱四接勢必推動 環團:沒地方同意文件 仍違反程序正義

四接爭議受關注,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協和電廠改建(四接)「沒有替代方案,必須推動」,否則用電缺口將持續擴大。但反四接團體回應,台電若沒取得地方政府同意文件開發四接,後續要召開的環評仍會有違反程序正義的問題。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台電欲新建的協和電廠預估裝置容量達260萬瓩,其碳排量與目前的電廠高出3倍,然而根據台電2022年7月公布的資料顯示,未來北東電網的電力缺口僅50萬瓩,經濟部今卻對外稱用電缺口暴增至470萬瓩,更說協和電廠改建沒有替代方案,必須推動。
王醒之說,與其一昧用缺電威脅強蓋天然氣接收站,建議經濟部應先做好用電管理與強化電網韌性,若要蓋天然氣接受站,也該轉型發展成兼具節能、儲能、再生能源(地熱)等「三能」的「能源轉型示範園區」。
台電預計將在7月底前補正資料至環境部,後續將繼續召開環評延續會議,王醒之說,四接會衝擊海洋生態、基隆港營運、城市安全,全世界少有接收站離民宅這麼近,甚至還有國安問題,基隆港港嘴在西岸,但西岸又有軍港、軍營,再加上2大天然氣儲槽,都會成為國安目標,但這些都沒被仔細討論。
王醒之指出,按照環評作業守則,要求針對環境敏感地區,必須取得地方政府的同意文件,但基隆市長謝國樑已廢止林右昌時期的同意文件,由於四接興建地點,不管是2.0版或3.0版,與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完全重疊,因此要求台電須以3.0版重新申請使用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開發四接同意文件,否則不管環評通過與否都沒意義,且讓地方自治淪為笑話。
環境部長彭啟明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將會邀請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推薦名單,增聘6位專家學者參與四接環評審查。
但王醒之強調,在台電沒有申請地方政府同意開發文件前,組織專家學者參與環評審查均為空談,仍會有違反程序正義問題。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瑩說,面對未來的國際局勢,不能再用傳統的能源開發思維因應,期待賴清德總統落實競選期間「深度節能」政見,推動省下一座協和電廠。
為補足未來用電需求,台電擬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地建設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並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台電今年初已向環境部申請回覆報告時間展延至7月底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