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萬眾矚目! 日媒曝:三菱汽車將委託鴻海生產電動車

台灣也入列!川普對「骯髒15國」開槍 4月2日對等關稅含印度

央行理監事會登場 利率連四凍、房市管制未變、下調經濟成長預估

170個民團籲加味菸全面禁 國健署曝最新進度

台灣拒菸聯盟由170個民間團體組成,今舉行記者會「報告賴總統: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記者會。記者鄒尚謙/攝影
台灣拒菸聯盟由170個民間團體組成,今舉行記者會「報告賴總統: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記者會。記者鄒尚謙/攝影

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一年多,目前加熱煙持續審查中,且未有任何廠牌通過。台灣拒菸聯盟今日舉行記者會,呼籲520甫上任的賴清德總統正視「菸害防制」,全面禁止加味菸。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則表示,目前「第二次預告」正在專家會議階段,最近將公布最新禁止的加味清單。

台灣拒菸聯盟由170個民間團體組成,今舉行記者會「報告賴總統: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記者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表示,「健康台灣」並沒有納入菸害防制概念,台灣現300萬吸菸人口,每年約2萬人死於菸害,十大死因皆與吸菸有關,最新的成人吸菸率不降反升,青少年使用電子煙3年增加1.4倍,事實顯示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

郭斐然說,政府於去年新法上路時只預告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及薄荷四種口味加味菸」,完全無法保護年輕族群免於菸品誘惑,政府不能再延宕,務必儘速「全面禁止加味菸」。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指出,接觸尼古丁很容易上癮,也會傷害發育中的青少年大腦。大腦會一直發育到25歲左右,在青春期吸食尼古丁會傷害控制注意力、學習、情緒和衝動控制的大腦某些部分。在青春期使用尼古丁也會增加未來對其他藥物上癮的風險。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為預防年輕人加入吸菸的行列、成為吸菸者,歐盟、加拿大與美國皆立法「全面禁止加味菸品」,但台灣至今加味菸完全不設限,「禁止加味菸」政策「是0分」。

林清麗說,菸商為了推廣加熱菸等新型菸品,即由特定組織與有心人士提出「減害」、「健康的選擇」、「民意的要求」等假議題,甚至帶風向汙衊反菸團體「只禁新興菸品,不禁紙菸」。同時,在政府未通過任何一款加熱菸上市審查前,就大肆違法舉辦說明會,對便利商店員工與工讀生進行加熱菸推廣行銷,這些都是菸草公司的詐術,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使用菸品的行列。

對此,賈淑麗表示,國健署先前第一次預告花香、果香、巧克力及薄荷四種口味禁止後,收到1000多則意見回應,因此第二次預告目前正在加緊研議中,已進行過許多次專家會議,包括公衛、法治、學界代表,同時也跟先進國家互動,了解各國的做法。

賈淑麗說,今年2月國際會議結束後,國健署已著手國內專家會議的討論,希望取得修法的最大公約數,根據菸害防制法第10條第一項「菸品不得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使用之添加物」部分,第二次加味菸禁止名單將儘快公布。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國健署 記者會

延伸閱讀

過半民意不滿意司改? 民團呼籲賴清德100日內推改革

民團不滿政府缺乏管理加熱菸 造成走私猖獗

每3個小孩有1人過重 國健署憂暑假久坐易肥胖

柯建銘在立院抽菸 董氏想找他帶頭成立「立院戒菸班」

相關新聞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影/三月雪美景 福壽山農場、梨山1800公尺以上高山今天飄雪

天氣濕冷,福壽山農場、梨山1800公尺以上高山今天凌晨都開始飄雪,農場成一片雪白天地,天池附近積雪已10多公分,三月雪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