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研究農民、醫護熱傷害致腎臟病 學者:可吃冰沙降溫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團隊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非傳統病因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農民、穿防護衣的醫護,都是容易因熱危害引發腎臟病的族群。記者林琮恩/攝影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團隊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非傳統病因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農民、穿防護衣的醫護,都是容易因熱危害引發腎臟病的族群。記者林琮恩/攝影

慢性腎病是台灣的國病,洗腎每年耗費大量健保資源。台大公衛學院研究團隊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非傳統病因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農民、穿防護衣的醫護,都是容易因熱危害引發腎臟病的族群,尤其農民罹患非傳統慢性腎臟病原因,比一般民眾高出近五成。

台大公衛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表示,非傳統病因腎臟病是指排除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發炎、結石等原因導致的腎病,台灣高血壓、糖尿病盛行率與歐美相比並不高,腎臟病盛行率卻很高,這與台灣地理環境鄰近赤道,且氣溫濕熱有所關聯。

台大公衛學院從5項不同研究發現,農民及醫護人員,受到熱傷害影響,罹患腎臟病比率增加。

一項地區性研究顯示,農民因非高血壓、糖尿病造成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危險性,比一般民眾增加45%,其中脫水比率達22%;另一項研究則顯示,穿著防護衣的醫護人員,因內部熱壓力高達50度以上,工作3至4小時期間,腎功能顯著下降,23%醫護產生急性熱傷害。

楊孝友指出,當人體腦部感受到溫度上升,下視丘、腦部就會開始作用,讓血流至皮膚進行散熱,器官血流減少,容易缺血,就會導致腎臟傷害;熱傷害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想吐等,如長者出現相關症狀,應留意水分補充。

另,新冠疫情期間,醫護穿著防護衣,除內部溫度升高以外,也因難以穿脫,減少小便及喝水次數。楊孝友表示,台大公衛學院學生支援劍潭檢疫所,發現搭車時不少醫護反應容易暈車,後發現這是熱傷害前兆。

台大公衛學院與新加坡大學合作,借鏡星國作法,讓醫護使用冰沙降溫,新加坡訓練部隊時,會讓軍人在出操前,先使用冰沙降溫,疫情期間將此做法讓醫護使用。楊孝友表示,使用冰沙可在不攝入過多水分的情況下,達到核心降溫的效果,但提醒民眾,在減少熱傷害時,應避免使用含糖飲料或含糖冰沙。

至於農民,楊孝友建議,相關法規應擴大解釋熱危害作業內容,除傳統產業外,農民、工人應增加保護措施,有些國家健康管理辦法,要求雇主讓員工以每天增加二成工作量的方式,讓員工身體適應給溫,但這必須有政府法規配套,引導業者改變。

台大 腎臟病 農民

延伸閱讀

江西小學12死傷案 逞凶45歲女是醫護

一處誤會…新生醫護專校專車國道拋錨 逾30名學生竟走上路肩

醫護嚴重不足 衛生局長:新北部分醫院50、100床「開不出」

4成人有1人高血壓 年輕族群應建立居家量測習慣

相關新聞

84.1公尺! 台灣最高樹 笑傲東亞

由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大共組「找樹的人」團隊,在二○二三年一月於台灣中部大安溪源頭溪谷附近,發現樹高八十四點一公尺的台灣...

「焚風故鄉」大武創今年最高溫36度 民眾喊受不了 :這不是春天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台東地區發布焚風高溫,其中,有「焚風故鄉」稱號的大武鄉,今天上午11點39分測得36度...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