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人工生殖法草案納代孕 婦團將力阻:10年後恐現後遺症

代理孕母爭議在民間討論多年難以取得共識,多名醫界背景立委上任後,力推「人工生殖法」及代理孕母議題,衛福部國健署今天公布「人工生殖法」草案,仍將代理孕母納入其中,婦女團體表達強烈反對,並指出人工生殖技術仍不成熟,為保障弱勢婦女及無自保能力的孩童,民間會力阻到底。
台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解慧珍表示,衛福部作法是忽視弱勢婦女,與無法自保的兒童,人工生殖有極高比率會早產,會對孩子造成影響,且人工生殖過程必須施打排卵針,對母親身體也有影響,社會在看見少數成功案例的同時,卻不容易看到代孕長久以往對於國家、社會的後遺症及影響,「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前,婦女團體會持續阻擋法案。」
解慧珍表示,人工生殖法事涉弱勢婦女,以及無法保護自己的兒童,許多新任立委積極表現,盼能通過法案,但立法、修法必須完整考量,不宜草率通過,否則對於國家、社會的傷害,恐會再10年以後逐漸明顯,到時不知有多少家庭要受到傷害。
「代孕不只是2個人想要小孩這麼簡單,有太多無法確認的事。」解慧珍說,代孕具有危險性,在利用代孕的方便性的同時,必須重視代孕留下的後遺症,國外已有人工受孕生下的孩子大聲疾呼,要社會別再以代孕傷害小孩;人工生殖無法改善少子化問題,這是一個幻象,如果真的愛孩子,可以考慮收養的可能性等,否則無人能保障人工生殖後代的健康,「萬一發生事情誰來負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