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區為中心 陳亮恭:建構有效服務體系

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將在明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以上。醫學進步延長生命,但是想要活得久又活得好,關鍵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人口高齡化是全球共同挑戰,建立高齡照護最佳服務模式能讓高齡者可以健康、安心老化。
陳亮恭以芬蘭的FINGER研究計畫為例,透過運動、飲食、認知刺激的介入,追蹤病人成效,發現顯著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這套模式受到全球關注,新加坡也引進變成「SINGER」;台北市關渡醫院推行「台灣高齡整合照護計畫」計畫,並命名為「TIGER」。
TIGER的研究全名為「Taiwan Integrated Geriatric Care Study(台灣整合高齡照護研究)」,透過多面向生活型態介入模式改善認知功能,已證實能提升長者的體能與認知功能,包括慢性病控制,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陳亮恭認為,臨床醫療或照顧服務都針對個人,個人的健康與照顧固然重要,但如何從全人口結構去從事有效的介入才能改變台灣老化的軌跡。追求社會整體成效的介入,是他近十年來投入的重心。
十年前,陳亮恭在國健署支持下,發展出社區高齡者的失能與失智預防介入,雖然成果顯著,對於多重疾病、多重藥物的長者仍存在許多困難。後來積極啟動「台灣高齡整合照護計畫」,結合衛生所、診所、醫院門診部,提供醫師高齡醫學教育,並結合失能與失智的預防介入,得到更全面的成果。
結果顯示,這項計畫不僅有效預防失能、失智,還改善慢病管理、憂鬱症狀與營養狀況,符合「價值醫療」的指標,亦即這套TIGER模式不僅有效,更符合政策需求,具有長期的成本效益,但是,政府施政未見得採用,也無法系統性推廣。
直到擔任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將TIGER成果轉換成「關渡學」,結合多元社會資源,以社區文化再造的精神推行「關渡學」,逐步展現成效。關渡醫院串聯關渡社區資源,包括華碩科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尤其是攜手華碩打造的雲端醫療資訊系統,把照護服務的觸角伸向社區,陪伴長者健康老化,達到「Health For All」的目標。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皇后鎮」便是想學習陳亮恭如何以一家社區醫院之力,改變整個社區文化,並且發展出「健康長壽指數」真實即時呈現「不健康餘命」的狀況,精準掌握社區健康長壽的大數據,從而推動有效介入。
新加坡大學前副校長 John WONG 在第一天的台灣新加坡健康長壽高峰論壇指出,「關渡學」的規畫、推動、成效著實令人印象深刻,也是他們推動「皇后鎮」計畫很重要的參考,希望未來可以更進一步交流,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