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訪視指引出爐 3類全日托、2類高危保母加強訪視

衛福部社家署昨天舉行專家會議,會中取得共識,要提升低年齡、發展遲緩、安置出養童共3類全日托孩童,及收托負荷重、曾有不當對待共2類保母,提升訪視頻率至每年6次,並增訂訪視指標,將於本月底完成行政流程後,預計5月1日正式生效。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社家署昨天舉行專家會議,會中取得共識,要提升低年齡、發展遲緩、安置出養童共3類全日托孩童,及收托負荷重、曾有不當對待共2類保母,提升訪視頻率至每年6次,並增訂訪視指標,將於本月底完成行政流程後,預計5月1日正式生效。本報資料照片

日前1歲待出養童剴剴疑遭兒福聯盟媒合的全日托保母虐死案,托育安全引發國人重視。衛福部於剴剴案檢討會後,提出將修訂居家托育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昨日舉行專家會議,會中取得共識,要提升低年齡、發展遲緩、安置出養童共3類全日托孩童,及收托負荷重、曾有不當對待共2類保母,提升訪視頻率至每年6次,並增訂訪視指標,將於本月底完成行政流程後,預計5月1日正式生效。

依現行規定,居家保母初次收托兒童,訪視頻率為一年4次,且首次訪視必須在收托1個月內,此為訪視頻率下限。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該署於24日舉行會議,邀集專家學者、縣市政府代表及民間團體與會,會中決議針對0至2歲低年齡、發展遲緩兒童、出養及家外安置兒童3類全日托兒童,與長期收滿3位兒童、3個月內層有不當對待但未達違法程度的保母加強訪視。

張美美說,並非每名滿額收托保母都有照顧疑慮,但基層工作者反應,實務上有些保母長期收托滿額,沒有喘息空間,擔心負荷過重,而保母本身不自覺已經出現壓力,故規範在經訪視員評估,認為有照顧負荷之虞時,提升訪視頻率。

上述對象全日托兒童、高風險保母訪視頻率,將增加至每年至少6次。張美美表示,此為訪視頻率下限,實務工作者可依實際狀況再提升訪視頻率,且須採不預約訪視,並要在不同時段進行訪視;若訪視未果,或發現孩童受照顧情形有疑慮,縣市政府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輔導人員應通知家長及網絡成員,例如若發現出養童有照顧疑慮,訪視員應聯繫政府部門社工、媒合機構等,確保資訊互相流通。

「其餘訪視原則不脫離原指引規定,但增加不當對待辨識、照顧品質等詳細指標。」張美美表示,衛福部將於4月底前完成居家托育訪視指引訂定及相關行政流程,預計5月1日正式實施,並安排居服中心訪視人員接受教育訓練。

保母 托育 衛福部

延伸閱讀

受不了哭鬧!惡保母重摔虐嬰致腦眼嚴重損傷 醫指留後遺症機會高

全日托保母將增訪視頻率 衛福部拚指引4月底上路

虐死幼童保母丈夫的計程車遭噴漆「還剴剴命來」 警逮1男

剴剴案後衛福部允修改保母訪視指引 下周開會初步方向曝光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長照機構AI幫手 減少住民死亡

長輩夜間離床或呼吸出現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示;飲食、沐浴、生理監測數據也翔實記錄,家屬可上網隨時掌控。老年人口眾多,加...

年前挑戰首波寒流!除夕恐破過去8年最低溫紀錄 最冷時段曝光

不到10天就要過年了,氣象專家指出,今(19日)大陸冷氣團持續減弱,直到下周日(26日)晚間開始強冷空氣南下,預期影響到小年夜、除夕、初一(27-29日),目前來看強度有機會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是否達寒流待觀察,但出現10度以下低溫機會高。

地牛翻身!花蓮規模4.3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地牛翻身!上午10時28分花蓮發生規模4.3地震,最大震度花蓮4級。

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