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子佼遭企業家二代K小姐指控拍泳裝照涉性侵 罪嫌不足今獲不起訴

台新、新光金擬調高換股比例 新光金跳空大漲

7.2強震震撼全台!民眾創傷難平陷焦慮 醫提醒尋求支持等3大心理修復關鍵

25年來最大規模強震昨天撼動全台,造成9人罹難多人受傷,至今餘震已逾300起;醫師提醒3大災後心理復健及重建關鍵,包括穩定作息、轉念、分享尋求支持等,讓創傷慢慢恢復。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25年來最大規模強震昨天撼動全台,造成9人罹難多人受傷,至今餘震已逾300起;醫師提醒3大災後心理復健及重建關鍵,包括穩定作息、轉念、分享尋求支持等,讓創傷慢慢恢復。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25年來最大規模強震昨天撼動全台,造成9人罹難多人受傷,至今餘震已逾300起;醫師提醒3大災後心理復健及重建關鍵,包括穩定作息、轉念、分享尋求支持等,讓創傷慢慢恢復。

花蓮東部海域昨天上午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已造成全國9死、上百人受傷、受困,這是1999年921地震後最大規模震災,全台皆能感受明顯搖晃,花蓮地區出現多處災情。

地震發生到現在超過24小時,大小餘震仍不斷,天搖地動讓不少人陷入害怕、緊張焦慮情緒中。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今天下午接受媒體電訪時就提到,昨天門診約有1/3患者表示,發生地震第一時間就想來看醫師。

許正典說,人都會有創傷記憶連結,也就是在經歷事件後,情境經驗會儲存在大腦的海馬迴中,如此刻苦銘心,當再度遭遇類似情境,神經連結會特別強烈,反應也會特別激烈。

尤其台灣身處地震帶,他指出,地震不但是親身經驗,且身邊親友或多或少都曾遇到地震情況下,對於地震所帶來的恐慌、焦慮等反應,都會比原本預設的更為強烈,往往陷入「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情緒中,想逃離卻又看不到未來,腦筋一片空白。

「就算心情平復下來時,也會忍不住一直想,會不會有後續災難發生」,許正典解釋,因為可能還會有餘震,所以會一直處在未知恐懼中,加上擔心是否有其他家人、親人遇難,負面情緒彷彿排山倒海而來。

他呼籲3大災後心理復健及重建關鍵,首先是要儘速讓生活作息恢復正常,重新找回該有的作息、睡眠、飲食等規律節奏,千萬不要自亂陣腳;同時要轉念,告訴自己「很珍惜目前的狀態」、「大家都是平安、健康無虞」,用正面思考迎接後續重建身心的準備。

第3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若家人或親友有共同災難經驗,可以互相加油、鼓勵、取暖,在同理、同感支持下給予彼此協助,讓情緒慢慢逆轉成正面,擁有健康與希望的期待與未來。

許正典最後提醒,如果持續處在暈眩、不安感,甚至食不下嚥、無法好好休息,一休息就感到天搖地動,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學習,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出現負面念頭,建議要儘速就醫,透過專業方式幫助生理及精神狀態慢慢恢復。

地震 情緒 醫師

延伸閱讀

見台灣強震災情…香港網友感恩自家「是福地」 遭其他人打臉:這點比天災慘

0403花蓮大地震/Tyson Yoshi感念台灣成就一切!捐百萬賑災

地震國家級警報要快又要準? 前氣象局長:重點在花錢建觀測站

比0206地震還嚴重 花蓮旅宿業者嘆連假訂房剩1成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輕颱貝碧佳生成中秋另有熱帶擾動發展 吳德榮曝影響

熱帶擾動持續發展,除了輕颱貝碧佳昨晚生成,中秋節另有熱帶擾動發展,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

台鐵票價調漲未定 高鐵凍17年也想漲

台鐵票價廿九年未漲,昨天下午台鐵召開董事會討論票價合理化方案,董事會認為缺乏票價調整理由及其配套措施等評估資料,退回營運...

宜蘭頭城煙火節 2天活動施放1680秒煙火還有無人機表演

宜蘭頭城鎮公所去年首度嘗試舉辦煙火節,施放1620秒煙火,璀璨亮眼,成功吸引大批人潮,今年續辦活動內容更精彩。鎮公所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