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文譯「米酵菌酸」是很大錯誤 清大副教授:椰酵菌酸更正確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延燒,目前累計31例個案,其中14例個案檢驗「米酵菌酸」為陽性,不過,馬籍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在臉書發文,直言這種危險毒素Bongkrekic acid在中文被譯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應是從對岸抄來的,應譯作「椰酵菌酸」才更為正確。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柔佛州,現居台灣新竹,他說,Bongkrekic acid其原文名稱來自印尼用椰子渣製作的天貝tempe bongkrek,因此,他主張Bongkrekic acid應譯作「椰酵菌酸」較正確。
黃貞祥指出,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製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和大米幾乎無關,譯作「米酵菌酸」不僅不對,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再加上,產生Bongkrekic acid的細菌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個致病變種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其致病變種名稱cocovenenans來自拉丁文,其中「coco」通常指的是「椰子」,而「venenans」意味著「有毒的」或「產生毒素的」。
黃貞祥說,在馬來西亞,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製品有關,他們從小就被教導椰製品要選吃衛生良好的,並且保存不易要迅速食用,因此譯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思,並且有公共衛生上的意義,他呼籲,衛福部和農業部要審慎考慮統一和規範這個譯名。
對於寶林茶室事件可能原因,黃貞祥指出,台灣過去似乎未出現過這種「椰酵菌酸」,寶林茶室事件是台灣首例,他無法判斷椰酵菌酸是台灣自己產生或由外部帶進台灣,畢竟也有可能透過民眾旅遊由境外帶入,這種狀況有相當機率,但目前沒證據可證明。
事實上,大陸廣東在2020年有發生過類似案例,他同意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的說法,椰酵菌酸產生需三大條件,首先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特定亞種,該菌過往在台灣沒有紀錄,雖然產生的毒素很強,但也不是強勢細菌;第二,該菌多是汙染澱粉、椰子類;第三,是要在溫度攝氏22到33度的中性環境,食物有輕微發酵情況下,才會產生。
不過,黃貞祥說,要讓椰酵菌酸發酵毒到致命很罕見,這也可能是民眾個體差異,例如有些人對一些毒素較敏感,一切仍需釐清,雖然寶林茶室事件引發憾事,但台灣人不需要對食安有太多擔憂,因為這麼多年過去只發生這一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