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防盜新招大方送!這處免費送車主AirTag 被偷遭警方全面鎖定

規模5以上地震頻發生 專家:台南東山9地震與1斷層有關

6星座新年好運到像開掛!打麻將自摸、買彩券隨便中

麻疹爆首起群聚 北部醫護遭感染

疾管署籲打疫苗 今年首見麻疹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疾管署籲打疫苗 今年首見麻疹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首見麻疹群聚,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北部某醫院男性醫護人員於二月十三日醫院工作時接觸到確診感染個案,廿四日出現症狀,廿七日確診,為今年第二例本土麻疹案例。疫調顯示,個案在可能傳染期間,曾到桃機第二航廈美食街、新北市中和區光華街梁家米粉湯。

羅一鈞指出,兩個本土麻疹確診個案接觸者合計約六百人,其中此次新增的確診醫護個案,目前已匡列三○六名接觸者,其中包括非同住親友四人,及醫院、活動地等接觸者三○二人,需自我監測至三月十五日。

麻疹屬於第二類傳染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出疹前後四天均具傳染力,傳染性相當高,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百分九十九的人都會被感染。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前驅症狀為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等,以及發燒三至四天後口腔內出現斑點。

上周北部一名卅多歲男性確診麻疹,為今年首例本土麻疹。羅一鈞表示,第二例本土個案與該男子有關,為北部醫院醫護人員,體內無麻疹抗體,十三日曾接觸首例麻疹本土個案(指標個案),廿四日頭暈、廿六日咳嗽、紅疹,二十七日由院方通報確診,目前居家隔離中。

該護理麻疹案例曾於廿二日下午至桃機第二航廈美食街、廿五日晚間至新北中和的梁家米粉湯。疾管署提醒,曾在相關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十八天。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與衛生單位聯繫。

依據WHO監測資料顯示,去年全球疫情明顯上升,其中以歐洲區增幅最劇,歐洲區報告逾五點八萬例病例,為前年之六十二倍,以哈薩克、亞塞拜然、俄羅斯等國最為嚴峻。今年迄今歐美各國仍不斷報告零星案例,疫情明顯較去年同期上升。歐洲區署評估,去年麻疹疫情暴增主要是因為疫苗接種覆蓋率下降所致,預估疫情將持續至今年。

我國今年累計三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廿至卅多歲,其中兩例為本土病例屬同一群聚事件,另一例則為馬來西亞境外移入。

疾管署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一歲幼兒,請盡速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疫情 確診 麻疹

延伸閱讀

首起麻疹群聚…醫護接觸感染 曾至桃機、新北梁家米粉湯

類流感疫情回升!羅一鈞估疫情在「這時」達到高峰 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13萬人次

肺鏈疫苗未完整接種恐感染 羅一鈞曝這6000人需要注意

今年首例本土麻疹現蹤!春節曾去「這家藏壽司」 羅一鈞籲用餐者注意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春節連假第2日!南下路段估逐漸壅塞 國道7地雷路段曝

今天是春節連續假期第2日(小年夜前一日),交通部高公局表示,昨(25日)全日交通量為108.1百萬車公里,為年平均平日(...

南部7:38發生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3級以上

01/26 07:38左右南部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

非法旅宿猖獗 去年開罰1.3億元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近年非法旅宿開罰累計金額愈來愈高,去年已達到一點三億,然而即便祭出高額罰鍰,不少訂房平台仍能找到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