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巴黎驚傳觀光客遇襲!凶嫌用鐵鎚襲擊釀1死2傷 死者疑為德國籍

《哆啦A夢》身高最高角色竟是「她」? 網驚呼:根本女巨人

2024TIFA「牡丹亭」鎖票惹怒劇迷 兩廳院回應了

高鐵自由座塞爆人流如「演唱會」 學者憂:恐這時才能完全解套

高鐵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圖/讀者提供
高鐵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圖/讀者提供

台灣高鐵疫後運量節節攀升,日均運量已達20萬人次,但自由座車廂擁擠不堪,甚至外溢到對號座車廂,讓主打高品質服務的高鐵,引起輿論批「台鐵化」。昨中秋連假收假日,高鐵台中站湧進大批人潮,自由座乘客更從車站內排隊到站外;有乘客在網路論壇埋怨,排了2小時還無法上車,人潮如看演唱會,凸顯運能跟不上運量問題。學者分析,都會區外溢影響,高鐵從城際運輸再肩負短程通勤角色,恐怕到2027年新採購列車投入營運,才能完全解套。

迎接三天中秋連假,有旅客指出,上周四連假前一天,高鐵部分車站已出現排隊人潮,台北站月台自由座乘客排隊人龍大繞好幾圈,而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到了中秋收假日,台中站湧進大批人潮,甚至從車站內排隊到站外,排了2小時都還沒辦法上車,若改搭台鐵或客運都已抵達目的地。

疫情趨緩後,高鐵運量節節攀升,營收亮眼。台灣高鐵統計,疫情前、2019年的日均運量約18萬5000人次;今年截至8月的日均運量已達20萬人次,尤其8月日運量更達21萬人次;就因人潮回流,今年1至月平均營收更達40.7億元,已超越疫情前水準。

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主任李家儂說,雙北房價高,民眾以負擔交通運輸成本,換取相對理想的居住空間;高鐵通勤時間中,桃園到台北約20分鐘、新竹到台北約30分鐘,正好符合台灣平均單程通勤時間、約45分鐘。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高鐵沿線發展如同台北捷運的放大版,加上定期票,使旅客的交通成本下降,搭高鐵往返台北與桃園間,單程僅20分鐘,比在台北市區開車移動還快,搭高鐵短程通勤已成趨勢。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指出,在車輛有限前提下,量能無法一次到位,面對通勤人數增多,如何維持服務水準成考驗。他建議,在新列車投入前,可考慮增加自由座車廂數、調整自由座車廂設計,讓以短程通勤為主車廂有別中長程車廂,即使乘客沒位置得站位,也至少站得舒適,減少擁擠感,不妨參考台北捷運部分車廂分流設計。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邱裕鈞表示,高鐵從串連南北生活圈,另肩負短程通勤,尤其台北往返桃園、新竹運量大;旅運行為改變,衍生自由座擁擠問題,成高鐵當前考驗,或許向日本採購新列車投入營運後,才有大幅改善機會。

李家儂也提醒,隨站點周邊土地陸續開發,將帶動更多通勤族,自由座站票客湧入對號座車廂,自然會影響其乘車品質,問題勢必更嚴峻。

高鐵表示,開放對號座車廂走道供自由座旅客站立,並非常態開放,僅在疏運、假日超尖峰時段才實施。另外,若遇偶發自由座人潮較多時,除將加開全車自由座列車因應,各車站將引導旅客依前往目的地,分流搭乘不同停靠模式列車,並適度開放車間通道、對號座車廂供旅客站立。各車站必要時也將啟動人潮管制,避免過多旅客進入付費區或月台。

高鐵表示,新車採購是依據未來運輸需求成長的長期預估;至於當前中短期的旅客量成長,已規畫各種常態增班、短期增班等各項因應措施;例如部分超尖峰時段自由座旅客較多,藉疏導措施可適度舒緩擁擠,且對號座乘客座位均可獲確保。

高鐵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圖/讀者提供
高鐵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圖/讀者提供
高鐵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圖/讀者提供
高鐵桃園站當天南下自由座乘客在站務人員引導下,也圍起紅龍排隊依序下樓至月台候車。圖/讀者提供
台中高鐵站外昨擠滿排隊人龍,有人排隊2小時仍不知何時能上車,最後改搭國道客運。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高鐵站外昨擠滿排隊人龍,有人排隊2小時仍不知何時能上車,最後改搭國道客運。記者陳秋雲/攝影

高鐵 車廂

延伸閱讀

挪威火車No Way的誤點日常:勉強加開班次,結果塞爆鐵路?

國慶疏運高鐵加開6班次 台中站最晚是這兩班次

桃竹竹苗TPASS啟用 張善政看疏運估桃市民1.2萬受惠

高虹安視察桃竹竹苗通勤定期票上路首日 竹竹方案最暢銷

相關新聞

出生僅590克 3歲童健康回娘家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昨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年齡2至6歲、出生時未滿36周的早產兒及家人回到新竹馬偕團圓,共24組...

明晚抬頭 看最亮水星

2023年進入尾聲,台北市立天文館預告壓軸12月各類精采天象,12月4日將發生今年亮度最高的水星「東大距」,是觀賞水星的...

部署百歲人生 進修退休準備課

「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二○二三年退休力論壇昨登場,逾三百位「同學」參與退休準備課,邁向長壽人生。國人退休準備分數連三年退...

退休力博覽會 用蘿蔔挑戰肌耐力

「唉呦,沒想到蘿蔔這麼重!」六十多歲黃小姐右手握著蘿蔔,必須在卅秒內完成廿個手臂拱舉,盡管勉強及格,拿到蘿蔔,卻覺吃力。...

女子不煙不酒!誤吞薑片卡喉嚨揭患食道癌 醫生指「1習慣」風險最高

不煙不酒一樣有機會患食道癌!台灣有名70歲女病人吃薑母鴨時誤吞薑片卡喉嚨求醫,事後感覺吞嚥不順,懷疑咽喉發炎,獲轉介到胃腸肝膽科,照胃鏡發現食道有塊約3厘米、佔管徑三分一的硬物,終確診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女病人本身不煙不酒,但平日愛喝熱湯,放涼一點喝都不行,冬天更是日日喝。醫生提醒常喝高溫飲品可引致食道癌,又分享兩項研究,原來患食道癌最高風險的因素,是「喝太快」。

2023退休力大調查/退休力連3年不及格

百歲世代來臨,長壽是現在進行式,每個人都要「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聯合報推出退休準備指標,過去一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