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疫苗分接階段打搞得好亂 健保署明年要做這件事

明天開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但今年包括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疫苗都採分階段施打,其中肺炎鏈球菌疫苗因有兩款疫苗又分三階段施打,有醫師認為,這是「史上最混亂」的疫苗施打政策。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衛福部應設置專屬平台,方便醫師、民眾上網查詢疫苗接種紀錄,解決施打亂象。衛福部健保署表示,現已擬定數位轉型相關計畫,預計明年上路。
過去3年新冠疫情期間,自新冠疫苗採分階段施打開始,今年許多疫苗都採分階段施打。黃立民說,「真的搞得很複雜,讓人不知所措」,民眾或許知道第一階段該誰打,但到了第二、第三階段,根本不知道是不是輪到自己,也不知是否符合接種對象,醫師也可能搞不清楚了。
「自費疫苗愈來愈多,如帶狀疱疹、腸病毒A71型、輪狀病毒、日本腦炎、人類乳突病毒(HPV),以及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等疫苗。」黃立民指出,老人家、幼童施打公費疫苗,醫療院所都有紀錄,但自費疫苗就沒有強制,建議衛福部應設置專屬平台,讓醫師、民眾可以上網查詢公、自費疫苗接種紀錄。
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健保署正推行數位轉型計畫,明年於「大家醫計畫」中整合醫療院所「醫療資訊系統(HIS)」,未來獲民眾同意,醫師能直接將患者疾病以外的資料,如自費健檢、癌症篩檢、自費疫苗等上傳雲端。目前健保資料以醫療資料為主,但有些預防保健資料,如CDC系統的疫苗記錄,或國健署的成人健檢資料,現在正想辦法把醫療、健康資料歸人,以人為中心。
石崇良說,此計畫將先由醫院試行,基層診所因資訊系統較不完備,待下一階段與產業界合作升級診所的HIS系統,並會找幾家診所試辦,從現在「醫療資料紀錄(MR)」,往前延伸為「個人化健康資料紀錄(PHR)」,預計全台2萬家診所於3年內完成。
現在健康存摺裡可以看到疫苗接種情形,如疫情期間的新冠疫苗接種情況。石崇良說,資料整合歸人後,下一步就可以介入提醒符合疫苗接種條件者,就會通知、推播,通知疫苗開打時間,符合公費條件可以前往接種,鼓勵民眾施打。而自費疫苗部分,目前民眾可自行至健保存摺登錄,但不強制。
石崇良說,這是「還資料於民」的想法,讓自己擁有健康資料,才會重視自己健康,做好健康管理,健保目的不是花錢,是讓民眾健康,過去健保在醫療幫忙,現在往前在預防方面幫忙。
舉例來說,國健署公費癌症篩檢條件符合者,每兩年一次、每年一次,都可以提醒去做檢查,如果結果異常,也會通知去追蹤確診。現在發現一個嚴重問題,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後,有潛血反應者很多人沒回來診斷,而回診者每2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機會不低占比5%,這會造成延誤治療,預後差很多。
黃立民表示,衛福部雖然呼籲醫師、民眾紀錄自費疫苗施打,但診所醫師平時工作量大,分身乏術,又可能受限於傳輸設備、連線品質等,估計目前自費疫苗登錄占比僅約5至10%,已經很多了,建議健保署應多提供更多誘因,讓醫師願意上傳資料,建議可針對65歲以上長者開始著手,讓疫苗施打更為方便、清楚。
「其實打疫苗最好方式是提供足夠的疫苗,讓醫師依民眾個人情形打該打的疫苗,且最好是隨到隨打。」黃立民說,目前疾管署規畫疫苗分階段施打可能的原因,是疫苗供貨上有所排程,這可能是不得已的情形,但如此複雜的施打措施,以肺炎鏈球菌疫苗來說,可能「難免會發生」重複施打的情形,因此,這次要打疫苗時,民眾及醫護人員一定要多加小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