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動過手術…張詠華爬山猝死 醫:這行徑易誘2猝死風險

馬來西亞男星張詠華(SAM哥)27日傳出爬山突然昏倒,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1歲,他的親友指出,張詠華去年曾因心血管阻塞動過手術。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曾動過心血管手術的病友,運動強度會因心血管問題受限,爬山時間長且具有缺氧風險,易誘發心房顫動或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其中,心室頻脈、心室顫動是最容易導致猝死的心臟疾病。
郭志東表示,心血管疾病年輕化,不少年輕族群不到40歲就動過心臟手術,只要動過手術的病友,不管是繞道手術、心臟瓣膜重建,或因心律不整等因素動刀,術後,心臟能力會遠低於一般人,因此,需要透過長時間的心肺復健,逐步幫助心臟功能恢復。
術後恢復運動的方式,得先從「慢走」開始,逐漸到「快走」,才能進一步到「慢跑」,運動時間也要從每次10分鐘,逐步增加到每次40分鐘,等到心肺復健達到穩定的程度,才能開始做等長運動,如不拿重物的深蹲、棒式等。
郭志東表示,心肺復健的過程中,病友仍可能會感受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等,此時就得重新評估運動強度,換言之,病友術後在沒有專業人員的介入下,就採取不適合的運動,心臟無法負擔,隨時都可能引發心臟疾病。
病友在術後運動最容易引發的心臟疾病,為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其中心室頻脈、心室顫動最為危險,也是最常導致猝死的二大心臟疾病。病友如果不明原因昏倒且沒有心跳脈搏,有極高的機率是心室顫動引起,其次的原因是心室頻脈,這兩種心臟疾病,都需要立即進行CPR急救,特別是要加上電擊,才有辦法避免腦死,黃金救援時間僅有短短的4分鐘。
郭志東表示,登山對於曾動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通常負擔相對大,第一是登山時間較其他運動時間長,第二是高山空氣相對稀薄,對心臟疾病的患者而言,容易缺氧,增加心臟負擔。而山上的急救資源少,如果沒有山友一起登山,暈倒後,僅能透過CPR等待救援,幾乎找不到AED,也容易延誤就醫,增加死亡機率。
他呼籲,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手術病史,培養任何運動習慣或是準備參與任何運動項目前,都應詢問醫師的意見,評估自我的能力後再進行,避免誘發易猝死的心臟疾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