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老饕照過來!這些超熱門「牛排部位」你吃過了嗎?

【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牛排部位」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牛排部位排行。
許多人喜愛到餐廳享用熱騰騰的牛排,濃厚的肉香味、富含嚼勁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無法自已。不過,菜單上的牛排百百種,讓不少人看了玲瑯滿目、無從選擇,因此我們針對「牛排部位」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最熱門的牛排部位有哪些吧!
「牛小排」油花多熟度偏高更合適 「板腱牛排」醃漬、舒肥更軟嫩
由於其富含脂肪,不少品嚐過的網友表示「個人是很推薦牛小排,軟嫩又能吃出肉香」、「油脂很豐富,吃起來很嫩,撒點海鹽、黑胡椒或牛排香料就很好吃了」,認為選擇牛小排料理不容易踩雷。
同時網上也有不少關於「牛小排熟度」的討論,有人提到「牛排吃幾分熟除了等級以外還有看部位,牛小排可以吃到7分以上」、「牛小排可以很熟」,也有民眾解釋道「牛排熟度要看部位,像牛小排筋膜和脂肪多,要吃高一點的熟度才能吃出香味」,點出因為牛小排脂肪量高的特性,在選擇牛排熟度時可以高一些。
再看到聲量獲得第二、三名的「板腱牛排」與「翼板牛排」,也是受到不少饕客們推崇的熱議部位,社群中便有電商會在其直播間中拿出這兩類產品現場「煎牛排」,油嫩多汁的影像讓不少消費者看了食指大動、紛紛留言下單商品,社群回響廣大。
而板腱牛排位於「肩胛部內側」,脂肪較少、肉質結實,適合喜愛具有較高嚼勁的民眾。便有網友說道「板腱7分以上會咬不動」、「板腱是吃起來比較有嚼勁的,但是我不喜歡讓我咀嚼肌壯大的肉,我覺得咬得很累」,認為板腱牛排較不適合牙口不好的群眾。
就有肉販針對板腱牛排提出烹調建議,指出「想吃有嚼勁口感的牛排,可選擇直接用香煎或燒烤方式處理」;若是喜愛較軟嫩口感的話,則有人點出「醃漬、舒肥可以提味能軟化肉質」,建議擔心口感過硬的民眾可以先醃漬或以舒肥方式烹調。
翼板肉則為牛肩胛部中最軟嫩的部位,口感近似牛小排,其中含有許多筋絡,油花亦相當豐富,口感軟硬適中。無論是利用「香煎」或是「燒烤」方式烹調都能夠吃出其豐富的層次感,讓人難以抗拒!
至於排行第五的「沙朗牛排」同樣是台人喜愛的牛排部位。尤其在台灣的「沙朗」可能會有兩種不同部位,若菜單上的英文寫著「ribeye」,指的是位於肋脊部位的牛肉;若是「sirloin」,則是指位在後腰脊肉的部位,提醒民眾在點餐前可要看仔細!
你也是愛吃牛排的老饕嗎?或是對於牛排部位傻傻分不清的新手呢?牛排部位選擇豐富,口感、油花、香氣皆不相同,下次到餐廳品嚐牛排前,不妨先參考看看以上網友建議,並根據自身喜好選擇牛肉部位,一起品嚐美味牛排吧!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調查方法:本排行係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統計觀測條件之「牛排部位」相關討論則數。觀測期間:2023/06/15~2023/09/14,共3個月觀測來源: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部落格、地點評論(排除抽獎文)
快使用全台最全面的網路聲量工具——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帶您輕鬆用大數據看時事,了解民意風向、網友喜好!
【熱門時事難掌握?超夯話題都在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花10秒鐘訂閱OpView電子報,從此話題、趨勢不漏接!
《Social Scan 社群話題週報》:提供最新的熱門排行榜及熱門話題調查局,話題時事一把罩。
《Social Watch 洞察報告》:每月兩期,內含深度產業分析、議題拆解等精彩內容等你來挖掘。
想看更多排名主題?快快許願告訴我們吧
提供題目► marketing@eland.com.t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