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時21分收到地震警報別怕 快檢查手機別當國家級邊緣人

今天是9月21日國家防災日,今天上午9時21分,中央氣象署將發送地震速報測試,接著上午10時向沿海地區民眾發送海嘯警報測試。
中央氣象署官方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說,今天舉辦地震避難動作演練,全國各地皆會收到地震速報。演練訊息會明確標示【112年國家防災日演習】,接獲訊息無須驚慌,並自行演練避難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中央氣象署說,若真有地震、海嘯發生,真實告警訊息不會有【112年國家防災日演習】字樣,民眾即當採取避難措施。
為什麼地震來了警報卻沒響?或是地震來了後警報才響起。「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說,必須了解「發布地震警報的標準」以及「手機的狀態」。
中央氣象署負責偵測地震在哪裡發生、預估地震規模以及地震在各地的震度,產生地震警報的訊息內容、決定可以接受訊息的區域。接下來,再搭配細胞廣播技術,讓電信業者數秒內將地震警報訊息傳送至目標民眾的手機中,並發出特定的警告聲與震動。
什麼環節出問題收不到地震資訊?「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表示,如果收不到訊息,不妨先檢查一下手機有沒有符合以下條件:軟體更新:2016年前的機型請務必更新,才能開通災防頻道。4G網路:若正使用3G網路上網,則無法收到通知。功能開啟:請開啟警訊通知、緊急警報以及每月測試用訊息。關閉飛航模式:請關閉飛航模式,才能接收警報。結束通話:若正在通話中,則無法收到通知。
「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表示,如果手機並沒有上述任一情況,可能是所在的區域並未達到發布地震警報的標準。中央氣象署規定,除非我國發生了「預估」規模5.0以上的地震時,且所在區域的「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才會發送警報。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表示,預警盲區:所在區域離震央太近,當感受到地震時系統仍在運算中,因此可能會在地震後才收到警報。高樓層效應:因為高樓放大了震波,雖然仍能感受到強烈地震,但系統預估您所處的區域震度未達4級,因此警報不響。
此外,場址效應:位處的地方因地質結構不同,地下環境如同果凍一樣,容易晃動,並放大震波,但系統預估該地震度並未達4級,因此不通報。現有技術限制:震源太深或在外海,地震測站不足,或是經驗公式不足,都會影響到警報的精確度,因此可能導致警報不響或震後才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