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港股重挫2%跌破17,000點 台股正式超車港股

掮客2億美金喬副手疑違法 柯文哲再點名3人:讓他們留在歷史就好

三重偵查佐涉嫌「洩民眾個資給徵信社」 新北地檢指揮警政署、市警局搜索

回歸閱讀的本質 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實體書店是創造閱讀社群的重要場域

image source: 鄭清鴻先生提供(汪正翔攝影)

文/蔡瓅萱

「我其實滿相信一個說法,就是當你在閱讀的時候,你的身體會去記憶你在閱讀過程當中的內容和你的動作,還有它座落的位置。」

談及紙本書的特殊性,鄭清鴻分享了「身體記憶」的說法。人的身體會隨著翻閱書本的過程產生記憶,讓書中的文句、情節等內容和書頁的厚度、版面的編排產生連結,等到下一次翻開同一本書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當初是在書中的哪裡讀到那段文字,以及閱讀當下的時間、心情、周邊環境、聲音、空氣、光線……很多很多事情。

「我覺得這個連結,你的閱讀內容跟你身體動作的訓練,這個東西、這樣子的直覺,是在紙本書上面才會產生的。」

僅管科技讓人們的習慣發生改變,越來越多人以3C產品做為閱讀的媒介,然而紙本書對許多人而言,還是有很多無可取代的價值。

書本印量消退、人力資源不足 出版業陷入惡性循環

進入出版產業十年之久的鄭清鴻,目前是前衛出版社的主編。以臺灣文史、臺語文學相關書籍為主的前衛出版社,所做的出版品算是比較小眾的類別。在出版業的十年之間,他也明顯地感受到產業的沒落,除了書本印量的消退之外,還存在著人力問題。

「編輯工作變得複雜,我覺得也是這個產業慢慢在衰退的其中一個原因。」鄭清鴻指出,以目前的狀況而言,有不少出版社的並沒有餘力聘僱太多人員,因此「編輯」的工作內容往往包含了行銷、企畫、業務等等,在工作內容繁雜、薪水又不高的情況之下,願意投入這個的產業的新人也越來越少。

此外,人員的不足也導致許多出版社沒有餘力帶領新人,期待入職的人具備「即戰力」,變相提高了入行門檻,形成人員稀缺的惡性循環,「但是最近也有看到出版業已經開始『無經驗可』,你可以不用有相關工作經驗,終於願意手牽手教人了。我覺得這又是另一個階段的事情了,現在的狀況可能連原本有經驗的編輯都不願意再待在這裡了。整個產業內部人員流動跟流失的狀況,其實我覺得這兩年,相對有比較嚴重一點。」

回歸本質--滑手機算「閱讀」嗎?

造成出版業「走下坡」的主因,無非就是科技帶來的變化。人們接受資訊的管道改變,進而導致閱讀實體書的人變少。面對這個問題,鄭清鴻認為,首先應該要回過頭來探討「閱讀」的本質。

「你平常在接收網路上的資訊,算是在『閱讀』或是在『讀書』嗎?」

鄭清鴻指出,在這個人手一機的時代,雖然大家時常透過3C產品瀏覽各種資訊,然而「電子書」的產值並沒有因此上升,在目前僅佔整體書本產值的5%。就算使用平板、手機等科技產品在網路上接收資訊的人很多,電子書的消費也有所成長,但始終沒有形成太大的產值比例。

癥結點在於,使用3C產品獲取資訊的過程不一定是「閱讀」,這些在網路上讀取知識內容的人不見得會買書。此外,透過手機接收到的資訊通常都是片段、零碎的,習慣了這樣的文字模式後,很多人其實很難再回歸到「書本」之中。透過手機、平板等媒介讀取文字的行為,反而阻礙了「閱讀」這件事。

讀取網路上零碎的資訊片段,嚴格來說跟「閱讀」有所落差。也因此就算大部分人仍會瀏覽網路上的文字資訊,電子書的銷量也並未因此提升,鄭清鴻認為,除了接收資訊的形式和載體不同以外,「願不願意為了內容付費」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網路上能獲取到的東西大多是免費的,許多人被這些免費、片段的資訊餵飽後,就不再有買書的需求。

「你怎麼樣重新去定義『閱讀』這件事情?你要怎麼樣從『閱讀行為』跟『內容有價』……就是知識有價的這件事情,去重新討論閱讀跟出版?這兩件事我覺得是現在比較大的問題。」

什麼樣的折扣才「合理」?賣書就等於「推廣閱讀」嗎?

除了時代變化的影響,近年來書本通路的折扣爭議,也對出版業和實體書店造成衝擊。隨著電商平臺的發達,讀者的消費行為也隨之改變,在越來越多人透過網路購書的情況下,電商通路開始打「折扣戰」,以66折、65折等低價販售書籍,近而壓迫到實體通路及出版業的生存空間。

也因此,部分出版業者及實體通路聯合舉辦了公聽會,希望能重新討論圖書折扣的問題,提出必要的話可以透過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對於書本的售價進行規範,停止惡性的圖書折扣戰。對此鄭清鴻表示,若想要維持出版業和書店通路的營運,「合理的折扣」其實是必要的。

「我們不是主張完全不要折扣,而是『什麼樣的折扣才是合理的』?它才是能夠保護出版業,也保護書店通路的一個方式。」

鄭清鴻指出,「喜歡折扣」其實是人之常情,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其實可以理解。然而書本在電商平臺的被不斷以低價出售,甚至低於出版社給原作者的優惠價,他認為這樣的折扣形態並不合理。

「我覺得六折對我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很不可動搖的一條線了,我們就是尊重作者,尊重這個內容原先產出的人,因為他才是生產的源頭。所以當你的售價已經低到五折左右的時候,我覺得這已經不合理了,為什麼消費者可以拿到比內容原創者還要低的折扣?」

除了折扣的底線外,鄭清鴻還提到「低價促銷」其實並不等於「推廣閱讀」。很多人在電商平臺買書,但買完書後,「閱讀行為」是否真的存在?「大家不去討論這個問題,只是理所當然地覺得,我只要低賣書,書有賣出去,我的閱讀風氣就一定會好。但真的是這樣嗎?這幾年的圖書銷售消退,其實已經告訴我們,它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你折扣已經到這麼低了,可是出版的銷售總額還是在下降。」

面對書籍的低價折扣,鄭清鴻擔憂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書本的銷售並沒有達到推廣閱讀的目的,反而只是成為電商平臺「導購」的工具。電商資料庫掌握了消費者非常私密的閱讀清單,藉此推給他們更多各式各樣的商品,消費行為的剩餘價值就這樣子被使用,這件事可能未經同意,或是當初註冊電商平臺會員帳號的時候在一個隨便的狀況下涵蓋在說明須知中被同意,消費者可能也不自知。

「這件事情公平嗎?這件事情合乎正義嗎?我覺得這其實是在目前的這個折扣戰中,要去思考的事。」

難以量化的價值--書作為「商品」的獨特性

其實在各式各樣的消費行為中,「折扣」都是很常見的狀況,但為什麼「書」的售價或折扣問題會引發其他商品不會出現的爭議?鄭清鴻認為,首先一本書的購買行為所能帶來的「資訊」或「情報」,就遠比其他商品要來得多,也因此電商平臺可能為了得到書籍消費背後的剩餘價值,不惜自行吸收成本也要推出低價折扣,這也是被部分人詬病的問題之一。

除此之外,繁複的生產過程也是鄭清鴻認為書本有別於其他商品的特殊之處。一本書除了作者產出的內容外,還需要經過編輯的校閱,以及整體的設計編排,並且還有後面的印刷過程,每一個流程中都需要經歷多次的溝通才能完成,這些都是看不見的抽象勞動,很難量化成價格。

「這種成本你要真的全部反映在書的定價裡面嗎?真的要算的話我覺得可能有很多書的定價都會比我們以為的要高很多很多。因為書它的生產跟整個抽象勞動的過程,它其實本身就是很難去量化,書作為紙、商品的特殊性就是在這邊,但我們只能用『賣紙』的思維去定義它的價格。」

相較於電子書,紙本書擁有更多像這樣無法量化的勞動成本。像是編輯和設計為了符合書本內容想傳達給讀者的感覺,在版面上對於字體大小、行距等等其實都會有所調整,這些都是紙本書必須耗費的用心,也相當於編輯和設計賦予一本書的「初廠設定」。這些能夠與讀者交流、對話的細節,其實都是非常珍貴的,然而書真正成為「產品」之後,卻只能用「紙張」這類的物質基礎去定價,因為若將那些看不見的成本計入,書本的價格可能就會高到不被消費者接受。

「電商平臺」只負責「賣書」 「實體書店」才是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場域

在書本價值的議題上,其實可以回歸到「閱讀行為」跟「內容有價」的討論。撇除書本的售價,其實更大的問題在於「閱讀」已經不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習慣中,在串流影音平臺發達的現在,大家針對影劇內容願意付出的價格,可能就比書本高出許多。

「看書、閱讀這件事情,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真的成為一種習慣,在這種狀況之下,你要讓閱讀或出版品跟其他的媒體刺激有很平等的競爭,我覺得幾乎不太可能。」

鄭清鴻認為,雖然要讓大家完全脫離影音平臺回歸書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還是可以努力讓「閱讀」這件事在生活中佔有一定的比例,「我覺得閱讀其實也不用到很獨特,只要有辦法跟其他的媒體擺在同一個位置上,這樣就好了。」

至於要如何重新培養大家「閱讀」的習慣?鄭清鴻指出,「書店空間」在這件事情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閱讀其實是一件需要成本的事,需要時間、空間,有些人可能還會在意周遭的環境氛圍,才能靜下心來好好看書。而實體書店,就為「閱讀」這件事提供了很重要的條件和場域。

「我覺得這個其實很多獨立書店都有在做,他們可能除了讀書會之外、新書活動之外,還會透過書的共讀,去形成一個自己的社群。每個獨立書店都有自己的選書策略,透過這樣子的選書的風格,去形成它自己的社群,在這個社群當中去參與其他各種不同的生活體驗,或各種不同的行動,然後再回到書店這個據點。」

透過閱讀不斷地去凝聚生產出獨特的社群,這是實體書店才能做到的事。也因此在許多書店因為圖書折扣問題面臨生存危機之際,鄭清鴻認為合理的折扣或適度的折扣壓抑是必要的,對於實體書店而言也才是公平的。

「網路通路就是賣完書之後就沒有了,對吧?可是真的在幫一本書行銷、做活動推廣,真的在帶人讀這些書的人,其實是實體書店。所以我覺得基於公平性跟市場的多元性,適度的折扣壓抑是有必要的。」

折扣爭議背後 那些應該被守護的「價值」

鄭清鴻指出,出版社基於與通路間的複雜的商業關係與立場,在這樣的議題下沒有辦法形成足夠強大、能與電商通路交涉的力量,也因此這次的公聽會其實並不一定是以立法為最終目標,而是希望透過政府單位的介入帶來對話的機會,讓大家能夠願意先進行內部交涉,進而形成一個產業的秩序或共識,而立法則是「不得不」的最後階段。

其實這些議題的背後,最終都指向了關於「閱讀」本質的討論。不管是圖書折扣、紙本書的意義,抑或實體書店及出版社的存亡危機,根本的原因都在於人們閱讀行為的改變。而這些爭議的最終目的,無非都是為了將「閱讀」重新拉回人們的生活中。

而紙本書帶給讀者的身體記憶,以及實體書店所提供的環境,很可能就是重新將閱讀帶入生活習慣的關鍵。

這也是許多人想守護的「價值」之一。

跟不上最新話題、聽不懂網路流行語?

小孩子才慢慢爬文搜尋!

聰明人都在訂閱【網路溫度計Line Notify】

一鍵就訂閱,話題不漏接:https://urlink.io/j72VVVk8

想要租屋買房嗎?快來【房產溫度計】 

給你完整的房市知識:https://house.dailyview.tw/

加入網路溫度計電子報臉書粉專IG官方帳號,追蹤最即時火熱的網路新聞!

電商 出版業

延伸閱讀

「鼠頭鴨」玩具諷食安 全網被禁惹公憤

《我推的孩子》簽名會爆爭議!網友報名成功卻被臨時取消資格:從天堂掉到地獄

習近平及中共文獻 席捲大陸5至6月圖書銷量前5名

屏東縣議員吳亮慶被檢方提當選無效 法院今判駁回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染到黴漿菌「好似顆粒卡在喉」!毒理專家中招:戴口罩仍是必須

毒理專家招名威今(29)日在臉書PO文表示,他前陣子也中了黴漿菌,主要症狀為喉嚨乾癢,「好似顆粒卡在喉嚨」一樣,一直猛咳不停。

新光婦科名醫爆離譜婚外情 小三傳裸照向小四宣示主權

台北市新光醫院婦產科一名潘姓名醫,被踢爆以已婚身分卻多次出軌,讓兩名女子流產,期間兩名婚外情女子因發現彼此,其中一名女子傳裸照「宣示主權」,該名潘姓醫師竟稱遭小四勾引,離譜行徑令人相當傻眼。

長榮空姐拉著Rimowa站在華航櫃檯前「安捏咁好?」網解:坐同行飛機有特價

在台灣華航與長榮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知名航空公司。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他看見有兩位長榮空姐站在華航的報到櫃檯前面,覺得「安捏咁好?」,引發網友好奇熱議,笑稱「長榮空姐跟華航地勤聊天」。

桃園機場全球排名 連4年暴跌

桃園機場今年在英國SKYTRAX全球機場評比從六十七名跌到八十二名,這已是桃機連四年排名下跌,差距二○一九年最好的十三名...

東北季風一波波 周四北台灣間歇雨高溫下探20度

東北季風一波接一波,中央氣象署指出,明天北東高溫24至25度、中南部高溫27至29度,周三前各地白天舒適至溫暖;周四起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