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爆」時候未到? 陽光:應加速普及瓦斯安全裝置

新竹縣竹北市日前發生大範圍瓦斯外洩,引發1起氣爆事故及11起火警,共7人輕重傷。據消防署火災統計,2017到2022年因瓦斯漏氣或爆炸引發火災共525次,平均1年87.5次,今年截至5月止,也已經發生46次的瓦斯漏氣或爆炸事故。陽光基金會今召開「瓦斯安全倡議」記者會,呼籲政府加速普及瓦斯安全裝置,同時119專線也該提醒民眾「禁關推離」,加強宣導。

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表示,據基金會服務統計,2017年到2022年間,因瓦斯氣爆致燒傷者中共179人,其中近7成為重大傷病患者,必須經歷漫長重建之路。燒傷後生命無法若無其事地重來,然而多數陽光氣爆傷友受傷前完全沒聽過「禁關推離」(瓦斯外洩處理SOP),也不知道家中天然氣應該加裝微電腦瓦斯表。

傷友陳先生說,幾年前因房客換瓦斯不當,瓦斯大量外洩,他前去幫忙,卻因為當下蚊子飛進捕蚊燈引發氣爆,造成他全身65%三度燒傷,在加護病房躺了兩個多月,疤痕攣縮嚴重影響功能,四年來仍須持續治療和復健;而另一位剛受傷二個月的王先生,搬進新家第二天,就因為瓦斯管線有兩個漏洞而引發氣爆,身上60%二度燒傷,因皮膚外觀有明顯疤痕和色差,重返職場工作處處碰壁。

陽光基金會消防顧問莊啟忠說,因傳統機械式瓦斯無法事實阻斷瓦斯管線外洩,建議天然氣用戶應使用微電腦瓦斯錶,不但能適時切斷外洩的管線,監測數據也能即時傳送到瓦斯公司;桶裝瓦斯用戶,則應選購加裝超流遮斷裝置R280型號的調整器,來防止管線破裂、脫落造成的瓦斯外洩。瓦斯桶開關閥也應裝自閉裝置,防止開關閥口鬆動造成的瓦斯外洩,例如更換不慎、運送傾倒、人為破壞等。

但莊啟忠說,像是瓦斯桶開關閥加裝自閉裝置,已納入國家標準CNS1324,並且從今年1月1日實施,由於並未強制,一般民眾不知道,業者也未積極推動,政府雖提出可行辦法,但遺憾的是未全面落實、執行,淪為口號。

舒靜嫻表示,政府應加速推動瓦斯安全裝置的普及,修法或擬訂政策強制住宅全面安裝瓦斯安全裝置(天然氣微電腦瓦斯表或桶裝瓦斯開關閥自閉裝置),除規畫階段性期程,並研擬對民眾、業者的補助措施以加速推進,於2026年前全面普及。此外,119接獲民眾報案瓦斯外洩事故時,接線人員也應提醒「禁關推離」的應變措施,同時整合消防署和經濟部(天然氣微電腦瓦斯表/桶裝瓦斯超流遮斷裝置)的宣導資訊,加強有感、有效宣導。

她說,政府各部會應劍及履及採取有效措施,落實安全開關閥法案CNS1324等相關法案,他配民眾認知提升及行動,才能避免意外不斷重演。

陽光基金會今召開「瓦斯安全倡議」記者會,呼籲政府加速普及瓦斯安全裝置,同時119專線也該提醒民眾「禁關推離」,加強宣導。記者葉冠妤/攝影
陽光基金會今召開「瓦斯安全倡議」記者會,呼籲政府加速普及瓦斯安全裝置,同時119專線也該提醒民眾「禁關推離」,加強宣導。記者葉冠妤/攝影
陽光基金會消防顧問莊啟忠(中)批評,政府雖提出可行辦法,但遺憾的是未全面落實、執行,淪為口號。記者葉冠妤/攝影
陽光基金會消防顧問莊啟忠(中)批評,政府雖提出可行辦法,但遺憾的是未全面落實、執行,淪為口號。記者葉冠妤/攝影

瓦斯外洩 氣爆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不是只有新竹有瓦斯安全問題

竹北氣爆後裝微電腦瓦斯表被收費?竹瓦急喊:詐騙

醫者仁心!還原氣爆少年就醫…強忍疼痛沒一句哀號 護理師陪同轉送長庚

竹北氣爆引讓居民仍有疑慮 中油出面要竹東鎮民免擔心

相關新聞

徐巧芯公開IPEF機密文件 鄭文婷、黃帝穎告發徐涉公務員洩密罪

國民黨北市立委候選人徐巧芯公開機密文件,民進黨認為,徐巧芯危害印太經濟架構(IPEF)談判進程。民進黨基隆市立委參選人鄭...

彰化果園爆情殺案 男疑不滿女雇主提分手砍20多刀致命

彰化縣溪州鄉50歲賴姓男子在鄭姓女子的芭樂園工作多年,兩人分手,賴男今天帶張姓員工到芭樂園,用膠帶綑綁鄭女雙腳,再拿西瓜...

涉及範圍廣!暗網監聽名單真假難辨 各界風聲鶴唳 

國內知名爆料網站及暗網,昨出現有人高價兜售國內各情治機關監聽資料,被監聽對象涵蓋黨政軍要員與外國駐台人員,監聽機關包括國...

又有台男魂斷柬埔寨 太陽穴中彈

台籍吳姓男子上月七日在柬埔寨遭人槍殺陳屍汽車內,不到一個月,前天又有台籍張姓男子在柬國中彈身亡;刑事局昨接獲通報,柬國警...

台電包商國3上空施工無防護 電纜掉落殃及7車1死5傷

天降橫禍!台電委外包商昨天上午在國道三號苗栗通霄路段上空作業時,不慎發生高壓電纜掉落下方車道的罕見意外,南、北雙向車道都...

台電道歉!承攬商更換線路工程引發國道交通事故

台電今日針對國道三號發生線路工程施工時地線下垂引發交通事故,發出正式道歉聲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