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麗島民調/談違建哽咽無效? 賴蕭配4成支持曇花一現

交通部:三大生活圈交通月票 7/1正式上路

交通部指出,三大生活圈交通月票將在7/1上路。(余弦妙攝)
交通部指出,三大生活圈交通月票將在7/1上路。(余弦妙攝)

交通部今(8)日指出,三大生活圈預計7月1日上路;另為加速觀光產業復甦,交通部將自5月起辦理促進自由行旅客來台措施及加速團客來台措施,交通部自今年4月至2024年3月,針對旅宿業增僱房務及清潔等新進服務人員發給雇主獎助金。

三大生活圈月票包括基北北桃城際通勤月票(1,200元)、中彰投苗城際通勤月票999元(台中市民699元)及南高屏城際通勤月票(999元)皆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北部及中部地區預計6月15日、南部預計6月20日開放預售(販售通路包括捷運車站、台鐵車站、客運場站及網路APP等),並於7月1日上路啟用。

屆時民眾即可購買月票搭乘捷運、輕軌、市區公車、公路客運、台鐵、渡輪及共享運具等公共運輸,其他各縣市政府亦將陸續推出月票方案。另外在鼓勵公共運輸觀光旅遊部分,民眾自5月20日起持電子票證(含行動支付)搭乘台灣好行已享半價優惠。

為加速觀光產業復甦,交通部「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方案」自5月起辦理促進自由行旅客來台措施及加速團客來台措施。自由行來台國際旅客有機會抽獎獲得5,000元消費金,總共50萬份,今年將抽出25萬份,截至6月5日已有超過19萬名旅客登記參加抽獎,已有2.5萬人中獎。

此外,鼓勵國外組團社與國內接待旅行社合作攬客組團來台旅遊,依照停留天數及團體人數,給予5,000元到5萬元之獎助金,共約9萬團,自4月21日起受理國內接待社申請,截至6月5日已有約2,100團提出申請。

另為穩定接待國際旅客之旅宿業服務量能,交通部觀光局自今年4月至明年3月,針對旅宿業增僱房務及清潔等新進服務人員發給雇主獎助金,每人每月5,000元,最長一年,以有效改善缺工問題。交通部觀光局同時配合行政院「疫後擴大旅宿服務徵才計畫」,刻正偕同勞動部辦理「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及教育部辦理「大專院校學生從事旅宿業暑期職場體驗方案」,並持續加強宣導說明,以維持旅宿量能。

交通部最後表示,目前國內外疫情已逐漸趨緩恢復正常生活,值此疫後社會經濟活動蓬勃發展之際,推動公共運輸通勤月票及觀光景點公共運輸接駁措施,對於減輕人民負擔、穩定民生物價、健全公共運輸環境及復甦觀光產業等具有莫大效益,更有助於強化國內經濟與社會發展韌性,為國內公共運輸發展與整體交通改善帶來新的契機。

交通部已在3月25日喜迎第100萬名來台國際旅客,不但提前達到百萬人次,也超越今年度第一季82萬人次的目標,相較去(2022)年整年度國際旅客總計89萬人次來台,今年短短84天內便已突破百萬人次,象徵國際旅客入境市場曙光已現。

觀光景點 交通部

延伸閱讀

交通部推三大生活圈通勤月票 預計7/1上路

台中女無號誌路口被撞飛怎麼罰?交通部解釋了

鼓勵搭低碳運具 東南水泥團購高市MeNGo企業月票

三大生活圈通勤月票來了!7月1日起開放台鐵窗口加值購票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2025年難根除C肝 卡在監所篩檢

政府喊出要在二○二五年消除C肝,不過根據國健署昨公布C肝清除進度,二年內得治療四點八萬人才能達標,為達標增列五億經費,明...

幸運兒是你嗎?大樂透頭獎1億元一注獨得 獎落這縣市

大樂透第112110期今晚開獎。中獎號碼為05、27、08、28、29、22,特別號16;派彩結果,頭獎在雲林縣開出,1...

藥潮現端倪 藥師公會啟動監測

中國大陸呼吸道疫情嚴重,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全聯會於十一月監測國內感冒藥、咳嗽藥,發現銷量異常增漲三成,有別...

財神爺下凡!大樂透頭獎1億元一注獨得 獎落這縣市

今(5)日開獎大樂透頭彩出現得主,由嘉義縣大林鎮東林里中興路106之1號1樓的一期發彩券行開出,由一人獨得。上月底剛開出...

吳德榮:今轉晴明再下雨 周四起大陸高壓籠罩晝暖夜冷

天氣陰晴不定,變化快速。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今晨鋒面尾巴通過,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