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棒球/提前結束!中華隊7局12:1扣倒泰國 明天強碰南韓

重機爭取停機車位 交通部:研議設長2.5公尺以上停車位

釀5死5傷!美國化學槽車翻覆 有毒氨氣外洩急撤500居民

周休三日掰了!勞動部開會:勞資共識 現階段不可行

逾5700人日前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成案,勞動部今邀集勞資團體、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專家學者舉行研商會議,會議中勞資團體皆提及,現階段強制性實施周休三日有難度。本報資料照片
逾5700人日前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成案,勞動部今邀集勞資團體、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專家學者舉行研商會議,會議中勞資團體皆提及,現階段強制性實施周休三日有難度。本報資料照片

逾5700人日前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成案,政府部門依規定須在6月26日前回應。勞動部今邀集勞資團體、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專家學者舉行研商會議。勞動部官員轉述,會議中勞資團體皆提及,百工百業喊缺工,縮減工時可能加劇人力短缺,現階段強制性實施周休三日有難度。

勞動部條平司司長黃維琛表示,由於周休三日牽涉廣,對勞資雙方影響重大,今天的研商會議除邀請十大全國性勞工團體、七大工商團體、學者專家、第一線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中央部會則邀了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交通部、教育部、經濟部、衛福部、文化部、內政部、國防部、國發會、國科會、金管會、農委會等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他轉述,好幾個勞團代表在會議中表達,增加休假是很好的想法與方向,但現階段有困難度,因勞工的工資收入跟工時連動,若周休三日,最直接的就是影響實際收入,其次,勞動條件調適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恐怕無法負擔成本壓力,也會連帶影響勞工工作機會。

黃維琛說,勞資雙方皆提及,最近各行業頻喊缺工,實施周休三日可能會加劇缺工,目前大環境並沒有縮減工時的空間,再加上各產業別、工作性質差異大,像是服務業一個蘿蔔一個坑,不是每個產業縮減工時後,還能維持效率跟產能不變。

除了勞資團體有共識現階段不可行,各中央部會代表也幾乎一面倒。黃維琛轉述,教育部代表舉例中小學平均一周須達35小時的上課時數,攤平5天下來,一天7節課,但若擠壓為4天,一天必須上到9節課,否則就得減少寒暑假天數,金管會提到除各國金融市場仍周休二日,若台灣周休三日,一年證交稅將少掉300億;交通部、衛福部、國防部、農委會的理由都是擔心人力不足。

與會專家學者則指出,英國的周休三日實驗是由民間組織發動,企業自願性參與,肯參加實驗的企業本身就是較有可能實施的事業單位,實驗數據有偏誤、落差;學者也認為,若要減少出勤天數,必須提出相對應的彈性工時配套,但目前勞資雙方對於縮減工時下如何運用彈性工時,尚未深切討論過,民眾也未凝聚共識。

黃維琛強調,今天會議只是搜集各界意見,待勞動部、人事總處彙整後,才會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正式回覆。

工時 周休三日 勞動部

延伸閱讀

找蔡沐霖任勞動部機要 李俊俋:過去互動覺得這年輕人很不錯

職場性騷以同事居多 7到8成受害者低調沒申訴

處理性騷案反問被害人「為何不跳車」 勞動部:最重可開罰50萬

勞工反對周休三日 說NO罵聲連連 網:難怪台灣是資方天堂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粉專預告小犬颱風將開眼 日本氣象廳「北修」路徑恐從這縣市登陸

小犬颱風來勢洶洶,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路徑北修,正努力開颱風眼。日本氣象廳最新一報,已北修於周四傍晚前後從台東...

國旅低迷 中秋訂房率不到5成

新冠疫情後出國潮湧現,國旅觀光大受影響。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各連續假期國旅訂房率普遍不超過六成,中秋、國慶連假更創新...

政院只為夜班護理師加薪 恐加速護理人力流失

醫院臨床護理荒,民眾未來看病住院也心慌。行政院擬發放400元至1000元「夜班津貼」,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感謝...

中秋賞月 氣象署:大台北、東半部要在雲縫中找找

明天起三天中秋節連假,中央氣象署技正羅雅尹上午指出,明天中秋節要賞月,大台北及東半側雲量稍多,要在雲縫中找找看,有機會看...

中秋連假國道車潮今提前湧現 國5明天清晨恐接力繼續塞

明天中秋節三天連假及國慶日連假(10月7日至10月10日)將至,高速公路局預估, 中秋交通量最高為123百萬車公里,國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