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誰先攻蛋?大巨蛋開幕戰表演藝人曝光

曝藍白民調會議「有這些癥結點」 莊伯仲嘆:我像誤闖叢林的老白兔

驚險瞬間!南非「美人魚」尾鰭卡石縫 急斷尾求生保性命

雲林花生傳災!資深農民也難逃失收 專家:問題出在這

雲林土庫目前有100公頃的落花生田區發生結莢數偏低,甚至有腐爛發芽等情形。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土庫目前有100公頃的落花生田區發生結莢數偏低,甚至有腐爛發芽等情形。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縣最近多個落花生產區,傳出一期作結莢數偏低,甚至有腐爛發芽等情形,現正進入採收期卻失收,農民憂心血本無歸向公部門陳情,縣長張麗善今天現勘後,指示縣府農業處函請農委會,建議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雲林縣落花生栽種面積約4200多公頃,土庫是重鎮,其次虎尾、元長、褒忠、四湖、東勢、北港等鄉鎮。張麗善今與農業處長魏勝德,偕同土庫鎮長陳特凱、農糧署及農改場人員現勘。

張姓農民種近1公頃的落花生數十年,憑自身經驗管理,但首度遇到花生莢腐爛的災情,約失收三分之一,問過農藥行也說沒有病蟲害;黃姓農民也種近1公頃,受損面積約3、4分地。2人都認為跟氣溫有關。

土庫鎮落花生面積約596公頃,陳特凱表示,近日陸續接獲農民通報,他現勘後發現,多數都是在3月成長期間遇到低溫,產量與品質受影響,初估本期損失面積約100公頃,失收約3成左右。

台南農業改良場研究員陳國憲根據雲林縣花生成長期的氣象資料分析,部分本期花生約在1月時種下,開花期約3月初至中旬,因花生合適授粉溫度為23至28度,不過當時平均氣溫約20度以下,影響授粉情形,也造成結莢率首當其衝。

陳國憲指出,近年氣候變遷、平均溫度上升,季節也有在移動,呼籲農友種植前先了解天氣預報,務必考慮生長期時的氣溫,適時調整時程,不要搶種,否則風險可能提高。

張麗善說,農業處今函請農委會啟動天災救助,每公頃補助3萬元,希望幫助農民止損、早日復耕;農民如發現田區損失程度超過20%,可先拍照並通報當地公所,會勘並確認災情後,將協助提報中央救助。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與農業處長魏勝德,偕同土庫鎮長陳特凱、農糧署及農改場人員現勘落花生災情。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與農業處長魏勝德,偕同土庫鎮長陳特凱、農糧署及農改場人員現勘落花生災情。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土庫目前有100公頃的落花生田區發生結莢數偏低,甚至有腐爛發芽等情形。記者陳苡葳/攝影
雲林土庫目前有100公頃的落花生田區發生結莢數偏低,甚至有腐爛發芽等情形。記者陳苡葳/攝影

農民 張麗善 雲林

延伸閱讀

好克難!雲林這間辦公室常淹水 員工泡水工作成日常

台灣第1粒履歷花生粽 虎尾農會堅持不漲價

被王國材點名未出席道安會議 張麗善:因公無法出席不代表不重視

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要點修正 張麗善提3建議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台鐵推駕駛違規記點制 19項目集滿7點終生不得開車

台鐵局明年元旦改制國營台鐵公司,強化司機員管理,台鐵首祭記點汰除制,包括冒進號誌(闖紅燈)、過站不停、列車邊撞或機撞、停...

相隔7年評鑑激戰 台北區8醫學中心洗牌

相隔七年的醫院評鑑,今年恐出現史上第一次區域醫院晉升醫學中心成功案例。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表示,本月廿日醫策會評定會議後,許多人向他道賀成為醫學中心,「努力十年終於挑戰成功」,難掩興奮、內心激動。

染到黴漿菌「好似顆粒卡在喉」!毒理專家中招:戴口罩仍是必須

毒理專家招名威今(29)日在臉書PO文表示,他前陣子也中了黴漿菌,主要症狀為喉嚨乾癢,「好似顆粒卡在喉嚨」一樣,一直猛咳不停。

新光婦科名醫爆離譜婚外情 小三傳裸照向小四宣示主權

台北市新光醫院婦產科一名潘姓名醫,被踢爆以已婚身分卻多次出軌,讓兩名女子流產,期間兩名婚外情女子因發現彼此,其中一名女子傳裸照「宣示主權」,該名潘姓醫師竟稱遭小四勾引,離譜行徑令人相當傻眼。

長榮空姐拉著Rimowa站在華航櫃檯前「安捏咁好?」網解:坐同行飛機有特價

在台灣華航與長榮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知名航空公司。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他看見有兩位長榮空姐站在華航的報到櫃檯前面,覺得「安捏咁好?」,引發網友好奇熱議,笑稱「長榮空姐跟華航地勤聊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