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雞貴農委會推吃土雞? 陳吉仲:是誤解

國內白肉雞價格飆漲,農委會在5月2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進口量多,雞肉供應無虞,除了白肉雞以外,還有國產優質土雞可選,遭外界批評土雞比白肉雞更貴,農委會這樣說「何不食肉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這是對新聞稿的誤解,新聞稿是要強調,國內白肉雞土雞供應無虞。
陳吉仲今天參加「石虎有您真好」記者會,他表示,國內的白肉雞、土雞已經供應無虞,今年進口量足,白肉雞的主要進口國是美國,其禽流感已經告一段落,價格已在調整中,進口量加國內生產量,可滿足需求,加國內也有土雞生產,消費者可以放心,但仍期待購買國產雞肉,目前產地價格每一台斤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反而飼料價格期貨價格會跌,未來生產成本會更低,屆時肉雞產地價格也都會維持水準。
但根據最新的報表顯示,白肉雞雛雞價格,從今年初的每隻32元,漲到目前每隻40元,入雛量跌破400萬隻,僅395萬隻 (正常每周入雛500至525萬隻)白肉雞價格也一路漲到每台斤38元,國內缺雛雞,國產白肉雞量不足是事實,而農委會靠大量進口補充需求;至於煮雞湯用的土雞,指標性禽肉紅羽土雞,目前批發價為每台斤49元,價格高於白肉雞。
根據農委會在5月28(日)發布新聞稿顯示,為滿足國人雞肉需求,加工及進口業者已增加進口量,截至5月28日進口量已達9.6萬公噸,較去(111)年同期增加14 %,後續整體供給量充足,端午節需求供應無虞,請國人安心。
新聞稿也說,去年底因國內肉種雞生產受到氣候與疫情影響,產蛋率下降以致短期國產白肉雞供應較少,隨著種雞恢復生產已漸回復正常供應量。白肉雞主要供應加工、速食業與團膳等使用,國產量約占2/3,其餘由進口補充,為因應國產數量減少,加工及進口業者已增加進口量,目前累計已超過9.6萬公噸以上,國產與進口互補調節,可穩定供應國內各方需求。
農委會表示,國人飲食對於雞肉的需求,除了白肉雞之外,還有國產的優質土雞,目前每周約可上市供應180萬隻,滿足國人對祭祀、燒烤與燉補需求,土雞批發價格清明後價格亦由每台斤56元降至52元,可供消費者多元參考選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