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大刑案見政治人物身影…黑白「交融」 政府抗黑淪紙上談兵

酷愛露營他投入露營車市場 打造人人玩得起的「移動的家」

隨著國人露營人口增加,露營車配備愈來愈齊全,有如個可移動的家。記者李宗祐/攝影
隨著國人露營人口增加,露營車配備愈來愈齊全,有如個可移動的家。記者李宗祐/攝影

52歲郭宇德原本從事餐飲業和太太喜歡戶外露營遊玩,5年前遇另對夫妻「因為露營車太貴消費不起」窩在小轎車睡覺,回來後他一直睡不著,用紙摺出一個車廂模型,想打造一輛大家都消費得起的露營車,而且一個簡單的概念,車廂不用的時候可以放下來,掛上去就是一個完整的露營車功能,法規上完全合法,起心動念開始打造露營車。

郭宇德說,剛開始時發現台灣沒有這一區塊產業、周邊產業也沒有,基本上都是要靠進口的,開發過程中比較大的困難就是它的車廂體,廂體要如何輕量化,有強度又夠重,因為重量才是決定在露營車安全的最大的因素,台灣沒有所以就花了不少時間出國看展、找材料。

郭宇德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露營車有自走式、掀頂式、乘載式、床車及拖掛式等5種;自走式是最頂端,裡面有冷氣、冰箱、床、餐廳、衛浴設備等,其行照上記載「特種露營車」,都要300萬元起跳,甚至上千萬。

掀頂式,空間可以往上延伸,可以上下舖睡覺,將棚降下來就可以停進地下停車場,造價200至300萬元。

床車式,只在廂型車內作些調整、裝潢,主要以睡舖為主,其他設備為輔,近來不少汽車大廠推出組合套件,如駐車冷氣、百變床椅等,價格比較低,大家接受度高。套件大約從20多萬到百萬元,價錢當然不包含廂型車。

拖掛式:拖掛式露營車就是在車子後面拖掛廂體,其廂體造價從50多萬到數百萬元都有。

乘載式,露營車廂跟貨車是分開的,需要的時候透過乘載廂子的方式開出去,裡面跟自走式一樣都有的配置,這也是目前他公司開發推展的露營車型式,造價大約130萬元到180萬元(含貨車、車廂)。

郭宇德說,依法規這個車廂就是貨物,貨車載貨物是合理合法,當貨車停好時,後面車廂有設備可以做睡覺等使用,但是它基本上就是個貨物,貨物承載的就是要有固定帶綁,不能用鐵片、螺絲等固定。行照上是「框式貨車」,如果沒有綁帶子,就要被開罰單。

他設計的車廂約2坪大、外蒙皮採輕量耐刮,高190公分,組裝起來不會超過法規的285公分高,紗門設計,可以當移動家,隔冷、隔熱、通風良好。基本配備有臥室、餐廳、廚房,2種車廂格式小型約530公斤全配,大型650公斤全配,搭載1500cc的貨車,馬力足夠。

德富科技公司是嘉義市唯一製造乘載式露營車公司,成立只有5年,卻在業界建立口碑。隨著國內露營人口愈來愈多,近2年進入量產,每月約4件訂單,訂單已排到明年。未來持續開發適合國人的露營車,也規畫新的場地更廣闊的場所展示露營車功能。

整個車廂體可以和貨車分開。記者李宗祐/攝影
整個車廂體可以和貨車分開。記者李宗祐/攝影
5年前郭宇德用紙摺出一個車廂模型,這是他露營車的最初概念。記者李宗祐/攝影
5年前郭宇德用紙摺出一個車廂模型,這是他露營車的最初概念。記者李宗祐/攝影
近年來露營車裡衛浴設備,愈來愈受歡迎。記者李宗祐/攝影
近年來露營車裡衛浴設備,愈來愈受歡迎。記者李宗祐/攝影
車廂打開就有個小廚房、洗手枱,上面置物空間可以裝冷氣。記者李宗祐/攝影
車廂打開就有個小廚房、洗手枱,上面置物空間可以裝冷氣。記者李宗祐/攝影
善用空間,有上下床舖,收起來成為小餐廳。記者李宗祐/攝影
善用空間,有上下床舖,收起來成為小餐廳。記者李宗祐/攝影

露營 車廂 餐廳

延伸閱讀

鳳林遊憩區轉型露營基地 第一期拚2025年營運

縱管處打造鳳林遊憩區 盼招商成花蓮露營示範基地

林心如台東開寵物民宿 遊客入住驚見餐廳大廚是周興哲

BMW動力Vixen 21 RV露營車!90萬值得入手嗎?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出生僅590克 3歲童健康回娘家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昨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年齡2至6歲、出生時未滿36周的早產兒及家人回到新竹馬偕團圓,共24組...

明晚抬頭 看最亮水星

2023年進入尾聲,台北市立天文館預告壓軸12月各類精采天象,12月4日將發生今年亮度最高的水星「東大距」,是觀賞水星的...

部署百歲人生 進修退休準備課

「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二○二三年退休力論壇昨登場,逾三百位「同學」參與退休準備課,邁向長壽人生。國人退休準備分數連三年退...

退休力博覽會 用蘿蔔挑戰肌耐力

「唉呦,沒想到蘿蔔這麼重!」六十多歲黃小姐右手握著蘿蔔,必須在卅秒內完成廿個手臂拱舉,盡管勉強及格,拿到蘿蔔,卻覺吃力。...

女子不煙不酒!誤吞薑片卡喉嚨揭患食道癌 醫生指「1習慣」風險最高

不煙不酒一樣有機會患食道癌!台灣有名70歲女病人吃薑母鴨時誤吞薑片卡喉嚨求醫,事後感覺吞嚥不順,懷疑咽喉發炎,獲轉介到胃腸肝膽科,照胃鏡發現食道有塊約3厘米、佔管徑三分一的硬物,終確診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女病人本身不煙不酒,但平日愛喝熱湯,放涼一點喝都不行,冬天更是日日喝。醫生提醒常喝高溫飲品可引致食道癌,又分享兩項研究,原來患食道癌最高風險的因素,是「喝太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