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第4波新冠疫情延燒 醫曝3大族群最容易延遲就醫

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社區流行,除了年長者、兒童為高風險族群外,年輕人、中壯年也須提高警覺,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體重過重、肥胖等族群。雙和醫院成人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垣樟說,門診中近期出現許多年輕族群染疫,但很多人以為是感冒,不以為意,以為會自然痊癒,也不做快篩,反而症狀持續惡化,仍可能引發重症,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李垣樟說,最近門診收治一名30多歲女性,BMI過重,到醫院時呼吸非常喘、走不動,經快篩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詳細問診發現,該名女子約在5至6天前已出現,呼吸喘、走路困難、高燒不退等症狀,但她認為是感冒,還可以忍受,不以為意,直到症狀嚴重時,才就醫治療。就醫檢查時,血氧濃度僅為80多%,較正常值95%以上,缺氧情形嚴重,病情已十分危及。
李垣樟指出,最近延遲就醫確診患者增加,但若延誤治療,恐第一時間未使用抗病毒藥物,反而造成病情惡化,甚至影響後續治療效果,所幸,該女子收治住院後,給予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才救回女子一命。
Omicron變異株XBB正在社區流行,李垣樟說,一般來說,自然感染所產生的體內防護力約持續3個月,施打疫苗形成的保護力約維持6個月,但現在許多民眾的保護力都已下降,必然感染機會大增,當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體重過重、肥胖,與65歲以上年長者、兒童等族群,一旦染疫仍有引發重症的機會。
李垣樟提醒,若高風險族群出現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狀時,應盡速快篩,若確診時要趕快就醫,而進出人潮擁擠場所應戴口罩、勤洗手。另家中有高風險族群時,其他家人一定要多加注意自我防護,避免染疫後傳染給家中高風險族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