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進口泰國雞蛋架上發霉 農委會推測可能是這原因

近期中部消費者在賣場發現泰國進口雞蛋發霉一事,農委會已要求業者加強相關洗選作業流程管理,確保食品安全。農委會表示,進口雞蛋因需長程運送,為確保品質均以冷藏貨櫃方式運輸,進口後即配送到洗選廠經回溫、洗選、風乾、篩選後包裝,並依規定標示產品品名、生產者、製造日期(洗選包裝日期)、有效日期及原產地國等產品資訊。
農委會表示,消費者如發現或購買到有瑕疵的產品可依消費者客訴管道向販賣業者或生產業者反應,以有效立即處理。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長黃榮珍表示,進口雞蛋不必然品質都很好,日本、澳洲的相對好些,甚至澳洲空運來的,成本貴很多,但其他國家的就不一定了;有些進口雞蛋打開後發現蛋黃都散了,表示這雞蛋其實放很久,相對不新鮮;另外,近日新聞報導的進口雞蛋發霉事件,他透過畫面看到,推測是冰到發霉;也有的蛋外觀並不乾淨,表示進口的把關就沒做好;他也說,國產雞蛋的產量已經逐漸回穩,還有必要全民補貼大量進口雞蛋嗎?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日前受訪時表示,進口雞蛋進口都依照程序把關,之前也有幾批進口雞蛋質量沒有符合我國衛生安全標準,予以退運。
農委會說,進口雞蛋依進口來源國不同航程需時約1日至35日不等,雞蛋冷藏保存效期為90天。農委會辦理進口雞蛋均依食品安全衛生規定並要求蛋品來源業者確依規定標示有效日期。
農委會表示,為確保品質與鮮度,進口蛋抵台後,即調度給洗選業者進行後續再洗選作業。農委會表示,進口雞蛋配送到各洗選廠依雞蛋洗選製程,經集蛋、洗淨、風乾、檢查、包裝等作業,再於包裝外盒噴印製造日期(即洗選包裝日期)、有效日期、來源國等產品資訊後,即配送上架販售,進口蛋洗選流程與國產洗選蛋一致。
農委會說,通路販售進口雞蛋與國產洗選鮮蛋的標示差異,是國產洗選鮮蛋的蛋殼需逐顆依規定噴印來源畜牧場等溯源資訊編碼,進口蛋則於外包裝盒上標示原產地國等產品資訊。
農委會表示,進口雞蛋為確保雞蛋品質均以冷鏈方式運輸,進口蛋經再洗選作業流程前,雞蛋需回溫避免雞蛋本身溫度與外界環境溫差,造成水氣凝結於蛋殼表面,若蛋殼表面於未完全風乾條件下即進行包裝,則易造成發霉現象。為避免此現象發生,已要求洗選業者進行改善,並應特別注意回溫及風乾控管,以確保產品品質符合食品安全。
農委會說,消費者如發現或購買到有瑕疵的產品可依消費者申訴管道向販賣產品的通路商反應,或依產品上標示的生產廠商資訊向業者提出客訴,如有需該會協助事項,也可提供相關資訊交由農委會處理,保障消費者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