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買3報頭版廣告倡撕「行人地獄」惡名 王國材:目標一致

終結行人地獄惡名,「撐起行人保護傘」快閃行動14日同步七縣市的行人罹難路口舉行,圖為北市活動現場。圖/本報資料照片
終結行人地獄惡名,「撐起行人保護傘」快閃行動14日同步七縣市的行人罹難路口舉行,圖為北市活動現場。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遠播,外媒也對之詬病。今天《聯合報》等3平面媒體,均有一位署名「小市民施克德」刊登半版頭版廣告,籲相關首長解決交通問題,撕掉地獄標籤,訴求嚴格執法。交通部長王國材指出,樂見大家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視與建言,建言與交部目標一致;道安會也強調,從工程、教育、執法與監理四大面向強化改善。

署名「小市民施克德」半版頭版廣告今天見於《聯合報》、《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內容為「致:相關首長,解決台灣交通問題,撕掉交通地獄標籤,保障全民生命安全,避免家庭破碎。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全力貫徹,嚴格執法!!!如能翻轉台灣是交通地獄惡名,您的豐功必留青史。」

交通部道安會執行秘書黃運貴表示,改善行人空間,從工程、教育、執法與監理著手;工程面以「點線面」佈建,包括人行道改善、校園周邊改善、建構行人高齡友善區、設置庇護島、車道縮減、行穿線退縮、人行道外擴等。

王國材日前強調,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藉調整號誌,讓行人優先通過,能有效隔開人車衝突,是極短期最有效方法,有助扭轉車本交通至上的沈屙。

黃運貴說,因各地交通狀況大不同,設置行人專用時相或行人早開時相,須因地制宜,交通部為此訂定原則作法,供給地方盤點設置參考。即起至7月前,交通部會實地走訪22縣市,完成首波督導,除了行人時相號誌盤點,包括行人穿越道退縮或外擴等,協助改善不足之處,如有經費需求也會補助,後續也會啟動第二波,徹底落實改進。

執法部分,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內政部警政署5月1日起實施全國同步路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執法四大重點為「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停車與違規臨時停車」及「取締道路障礙」。

至於監理方面,交通部也納入改善一環,包括強化駕照管理、試辦機車道路駕駛訓練。

黃運貴強調,對民眾提出嚴格執法主張,十分認同;警政署近日也加強取締,據初步了解,5月1日至14日開罰4萬多件。另外,立法院日前也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加重汽車駕駛人不禮讓行人罰則,罰鍰上限從現行3600元提高到6000元。

對民眾刊登半版頭版廣告,訴求嚴格執法改善行人地獄;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樂見大家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視與建言,其建言與交部目標一致。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對民眾刊登半版頭版廣告,訴求嚴格執法改善行人地獄;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樂見大家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視與建言,其建言與交部目標一致。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署名「小市民施克德」在《聯合報》等平面媒體刊登半版頭版廣告,內容主張解決台灣交通問題,撕掉交通地獄標籤,訴求嚴格執法。記者楊德宜/攝影
署名「小市民施克德」在《聯合報》等平面媒體刊登半版頭版廣告,內容主張解決台灣交通問題,撕掉交通地獄標籤,訴求嚴格執法。記者楊德宜/攝影

人行道 交通部長 路口不停讓行人

延伸閱讀

王國材率團出席APEC 分享桃機第三航廈、通勤月票政策

全球20大貨櫃航商 王國材:台灣占3席

台南3歲女童車禍亡 交通部長託她帶口信致歉

全台速推行人專用時相 王國材:盼從車本轉為人本交通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國旅低迷 中秋訂房率不到5成

新冠疫情後出國潮湧現,國旅觀光大受影響。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各連續假期國旅訂房率普遍不超過六成,中秋、國慶連假更創新...

政院只為夜班護理師加薪 恐加速護理人力流失

醫院臨床護理荒,民眾未來看病住院也心慌。行政院擬發放400元至1000元「夜班津貼」,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感謝...

中秋賞月 氣象署:大台北、東半部要在雲縫中找找

明天起三天中秋節連假,中央氣象署技正羅雅尹上午指出,明天中秋節要賞月,大台北及東半側雲量稍多,要在雲縫中找找看,有機會看...

中秋連假國道車潮今提前湧現 國5明天清晨恐接力繼續塞

明天中秋節三天連假及國慶日連假(10月7日至10月10日)將至,高速公路局預估, 中秋交通量最高為123百萬車公里,國慶...

呼吸道感染 台大兒科病房全滿

今年秋冬病毒、細菌活躍,醫療院所湧現兒科病童,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症病例大爆發,台大兒科病房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