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蔬果裸賣推塑膠減量但難度高 今年再增3家通路試辦

為推行塑膠減量、降低蔬果包材使用,環保署去年9月與全聯、家樂福兩大通路合作試辦蔬果裸賣及包裝減量,測試哪種蔬果適合裸賣,但年底檢討時坦言「成效不算滿意」。環保署本周將再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第二階段試辦內容,預計試辦地點將從2家通路擴增至5家,但具體時程、目標及成效還在討論中。
配合試辦的2家通路,全聯在全國1000多間門市進行蔬果裸賣,裸賣商品售價較同品項有包裝者便宜,販售品項包含櫛瓜、洋蔥、青椒、紅白蘿蔔、牛番茄、大小黃瓜、大陸A菜等;而家樂福則以內湖店為唯一一家蔬果裸賣試辦店,裸賣品項約20項。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王嶽斌表示,去年9月進行第一階段試辦計畫,主要是要測試、評估哪些品項適合裸賣,以及若要裸賣需要哪些配套措施,重點在於測試流程及設備調整,初步已盤點出可裸賣的品項,包含鳳梨、洋蔥、扁蒲、馬鈴薯等根莖瓜果類,坦言成效不算滿意,但短時間確實不會有明顯成效。
王嶽斌說,蔬果裸賣的出發點是減塑與降低垃圾量,但第一階段試辦過程中碰到的困難點,包含需排除有機認證及產銷履歷的蔬果,因依照農委會「有機農業促進法」的相關法規規範,有基本標示及包裝規定,避免有機及產銷履歷蔬果在運送、陳列及販售過程中受到交叉汙染,這部分需要多作溝通。
一名不具名農民指出,歐洲可以裸賣是因氣候乾燥、偏冷,台灣高溫潮濕,缺乏農產品冷鏈運輸,真的不是裸賣的環境;農產品的包裝是有功能,包含防撞、防潮、延長保鮮及上架時間,以台灣的環境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裸賣只會增加耗損率;一名消費者說,台灣人很愛用手按壓或指甲掐,導致蔬果外觀不佳,影響購買意願。
王嶽斌表示,這段期間業者都有反映執行上的困難,今年1至3月已與農委會開過2次會議,並和業者溝通過,本周將再召開會議與相關單位及業者討論,針對第一階段試辦成果,檢討還有哪些品項可以試辦、哪些系統設備需要改善、調整,預計今年將進行第二階段試辦計畫。
王嶽斌說,由於討論、調整過程需要時間,因此不會在4月就匆忙上路,待業者需有共識後才會執行;雖然第二階段試辦計畫時程、預估達成目標及成效尚未有結果,但確定試辦通路數量將從2間擴增至5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