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蔬果裸賣推塑膠減量但難度高 今年再增3家通路試辦

台灣消費者習慣用手按壓或指甲掐蔬果。記者胡瑞玲/攝影
台灣消費者習慣用手按壓或指甲掐蔬果。記者胡瑞玲/攝影

為推行塑膠減量、降低蔬果包材使用,環保署去年9月與全聯、家樂福兩大通路合作試辦蔬果裸賣及包裝減量,測試哪種蔬果適合裸賣,但年底檢討時坦言「成效不算滿意」。環保署本周將再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第二階段試辦內容,預計試辦地點將從2家通路擴增至5家,但具體時程、目標及成效還在討論中。

配合試辦的2家通路,全聯在全國1000多間門市進行蔬果裸賣,裸賣商品售價較同品項有包裝者便宜,販售品項包含櫛瓜、洋蔥、青椒、紅白蘿蔔、牛番茄、大小黃瓜、大陸A菜等;而家樂福則以內湖店為唯一一家蔬果裸賣試辦店,裸賣品項約20項。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王嶽斌表示,去年9月進行第一階段試辦計畫,主要是要測試、評估哪些品項適合裸賣,以及若要裸賣需要哪些配套措施,重點在於測試流程及設備調整,初步已盤點出可裸賣的品項,包含鳳梨、洋蔥、扁蒲、馬鈴薯等根莖瓜果類,坦言成效不算滿意,但短時間確實不會有明顯成效。

王嶽斌說,蔬果裸賣的出發點是減塑與降低垃圾量,但第一階段試辦過程中碰到的困難點,包含需排除有機認證及產銷履歷的蔬果,因依照農委會「有機農業促進法」的相關法規規範,有基本標示及包裝規定,避免有機及產銷履歷蔬果在運送、陳列及販售過程中受到交叉汙染,這部分需要多作溝通。

一名不具名農民指出,歐洲可以裸賣是因氣候乾燥、偏冷,台灣高溫潮濕,缺乏農產品冷鏈運輸,真的不是裸賣的環境;農產品的包裝是有功能,包含防撞、防潮、延長保鮮及上架時間,以台灣的環境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裸賣只會增加耗損率;一名消費者說,台灣人很愛用手按壓或指甲掐,導致蔬果外觀不佳,影響購買意願。

王嶽斌表示,這段期間業者都有反映執行上的困難,今年1至3月已與農委會開過2次會議,並和業者溝通過,本周將再召開會議與相關單位及業者討論,針對第一階段試辦成果,檢討還有哪些品項可以試辦、哪些系統設備需要改善、調整,預計今年將進行第二階段試辦計畫。

王嶽斌說,由於討論、調整過程需要時間,因此不會在4月就匆忙上路,待業者需有共識後才會執行;雖然第二階段試辦計畫時程、預估達成目標及成效尚未有結果,但確定試辦通路數量將從2間擴增至5家。

環保署去年與全聯、家樂福試辦蔬果裸賣,今年檢討後,將在執行第二階段試辦計畫。記者胡瑞玲/攝影
環保署去年與全聯、家樂福試辦蔬果裸賣,今年檢討後,將在執行第二階段試辦計畫。記者胡瑞玲/攝影
為鼓勵民眾購買沒有包裝的裸賣蔬果,全聯以同品項較便宜的價格來販售。記者胡瑞玲/攝影
為鼓勵民眾購買沒有包裝的裸賣蔬果,全聯以同品項較便宜的價格來販售。記者胡瑞玲/攝影

產銷履歷 環保署

延伸閱讀

食品容器公司短報回收費逾1.2億 環保署:檢舉給20%至50%獎金

彩妝師逛家樂福摔傷連「三宅一生」名牌褲都磨壞 求償20萬結果出爐

全聯北部45家門市率先開賣「60元幸福餐盒」 目標全台每週供應8萬份

每週8,000份!家樂福60元「平價幸福餐盒」全台64間量販門市今午開賣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國旅低迷 中秋訂房率不到5成

新冠疫情後出國潮湧現,國旅觀光大受影響。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各連續假期國旅訂房率普遍不超過六成,中秋、國慶連假更創新...

政院只為夜班護理師加薪 恐加速護理人力流失

醫院臨床護理荒,民眾未來看病住院也心慌。行政院擬發放400元至1000元「夜班津貼」,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感謝...

中秋賞月 氣象署:大台北、東半部要在雲縫中找找

明天起三天中秋節連假,中央氣象署技正羅雅尹上午指出,明天中秋節要賞月,大台北及東半側雲量稍多,要在雲縫中找找看,有機會看...

中秋連假國道車潮今提前湧現 國5明天清晨恐接力繼續塞

明天中秋節三天連假及國慶日連假(10月7日至10月10日)將至,高速公路局預估, 中秋交通量最高為123百萬車公里,國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