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住民補助最高增至12萬 最快下半年上路

衛福部完成加碼住宿機構住民補助計畫,擬從原本每年最高六萬,加碼至每年最高十二萬元,力拚今年下半年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完成加碼住宿機構住民補助計畫,擬從原本每年最高六萬,加碼至每年最高十二萬元,力拚今年下半年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政府今年規畫逾六百億元的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並力拚「長照2.0」的最後一塊拼圖,就是完善住宿型機構制度。目前針對住宿機構住民,按所得稅級距最高每年補助六萬元,衛福部擬增加補助至十二萬元,同時取消排富條款,往後所有住民不分收入,都能獲得補助,待行政院核定後,最快預計今年下半年上路。

只是疫情期間機構限縮收容數,床位不多,家屬就算捧著錢,也難以將照顧責任外包,疫情過後,機構同樣一位難求,價格高、床位又少。

長照人口續增壓力沉重

國內長照需求人口持續增加,包括六十五歲以上失能老人、失能身心障礙者、五十五歲以上失能原住民、五十歲以上失智者及衰弱老人,從二○一七年的五十一萬一千人,增加至二○二二年的八十二萬九千人。

其中,以失能者照顧最為辛苦,需廿四小時有人在旁照顧,礙於住宿機構費用高昂,許多家屬經濟無法負擔,多採自行照顧或聘請外籍看護,但隨之而來的壓力,是照顧殺人事件頻傳的原因之一。

一○八年九月起,衛福部補助入住七類住宿式機構,如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除安養床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榮民之家自費養護床、兒少安置機構、住宿式長照機構等,住宿達九十天以上,按綜合所得稅率級距百分之○、五、十二採階梯性金額補助,每年最高可補助六萬。

預算增30億待政院核定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現行住宿機構住民每年補助最高六萬元,將會提高至最高十二萬元,同時取消排富條款,往後所有住民不分收入條件都可獲得補助,但失能等級須為四級以上,補助預算擬增加卅億元;機構住民如為經濟弱勢族群,有其他公費補助,可以擇優申請。加碼計畫已送交行政院,待核定即可施行,可望今年下半年上路。

家總稱新制幫助仍有限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機構補助加碼至每年十二萬,值得鼓勵,只是換算加碼金額等於每月補助一萬,住宿機構收費平均每月三萬五,加上耗材等費用,每月約需支出四到五萬,新制補助依然幫助有限,付不起的人終究得自己顧或離職。

至於政府規畫補助失能等級四級以上者,陳景寧表示,應集中給予照顧重度失智失能的家庭,失能等級七級以上,建議補助每月三萬二到三萬六,既可保有選擇住宿機構的彈性,也能降低照顧家庭負擔。

此外,全台所有的住宿型機構可供十萬多個床位,仍不足一點三萬多床,目前平均等待入住時間至少要三個月。

長照 衛福部 外籍看護

延伸閱讀

照顧需求大增/重症家屬陷5困境 長照幫不了

照顧需求大增/缺床、缺人力 住宿機構最久等10年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與室友小旅行…他擬「旅遊不吵架協議書」 第七點獲網友共鳴:挺浪漫的

難得出門旅遊,若想要玩得開心,留下美好的回憶,出發前跟旅伴約法三章是有必要的。日前有一位生態講師在他的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要跟室友去小旅行,出發前他擬了一張「旅遊不吵架協議書」要求室友共同宣誓遵守,引發網友熱議。

外派泰國他擔心水土不服 網笑傻傻的:曼谷比台北市還繁榮耶

通常能被外派到海外工作,代表是位有能力,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他有可能會派駐到泰國去,時間大約半年到一年,家中長輩獲知後極力反對,擔心他會拉肚子,令他感到困擾,想問「泰國的飲食衛生真的很差嗎?」引發網友熱議。

寵過頭?她見婆婆早晚幫小姑刷牙 網群驚呼:這是什麼鬼故事?

每個女孩都是爸媽心中的小公主。日前有一名媳婦上網發文,透露婆婆把小姑寵上天,早晚還會幫她刷牙,超扯!引發網友熱議,紛紛驚呼「這是什麼鬼故事?」

農田光害 改良照明「暗天不暗地」

以往農民會在夜間使用燈照延長作物產季,後雖改用紫光LED燈取代高壓鈉燈,降低夜間燈照對環境的衝擊,但暗空協會指出,不間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