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雄檢搜索台農、信興蛋品 涂萬財30萬元交保

消防公安罰款差食安很大 基層消防員嘆:人命比不上雞蛋

台積3奈米傳奪高通5G大單 技術狠甩三星、英特爾

洗刷行人地獄 北市警今起大執法抓車輛不讓行人

交通部宣布3月31日起,車輛行經行人穿越道不讓行人,直接罰3600元。記者林佳彣/攝影
交通部宣布3月31日起,車輛行經行人穿越道不讓行人,直接罰3600元。記者林佳彣/攝影

美媒CNN報導台灣交通險象環生,宛如「行人地獄」,交通部宣布3月31日起,車輛行經行人穿越道不讓行人,直接罰3600元。台北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今起至6月啟動「行人路權大執法」專案,警方首日在重要路口加強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行人違規、車輛行駛人行道、人行道違規停車共4行為。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北市府成立「行人安全友善計畫專案小組」,以提升行人通行環境安全。交通局長謝銘鴻說明,市府團隊就工程、教育與執法已有整合性計畫;工程面為路口路型改善,如行穿線退縮、庇護島、行人綠燈早開等;教育面是透過各管道提醒行人與駕駛人對於法規、路權、罰款等認知;執法是由警方加強取締。

今天是大執法專案首日,市警局14個分局同步在松江路與南京東路、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羅斯福路與和平路口等行人多事故路口執法取締。交大大隊長陳勇華一早也到萬華的中華路與成都路口,視察第一線執法現況,謝銘鴻也到場關心。

台北市警局統計,去年行人死亡交通事故19件、19死,是近5年最低,然而今年1月至3月22日,已有10件行人死亡交通事故,相較去年同期增加5件。

陳勇華指出,10人均為65歲以上高齡長者、70至91歲不等,自身有違規行共9件,占比高達9成,分析肇事原因不乏車輛未注意車前狀況、車輛搶越行人穿越道、行人闖紅燈、行人違規穿越道路等。

陳勇華說,針對里民活動中心、晨間運動場所、菜市場等高齡長者出入場所,警方會加強宣導,建立高齡長者的法治觀念,以免事故發生。

交大表示,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車輛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可處1200元至3600元罰鍰;行人違規穿越道路可處500元;車輛行駛人行道可處600元至1800元罰鍰;人行道違規(臨時)停車可處300元至1200元罰鍰。

交通部預告將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若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 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將由現行小型車處罰 2000元、大型車處罰2800元,提升為最高額3600元罰鍰。警方籲車輛駕駛人行經路口或轉彎時,務必減速慢行停讓行人。

女騎士不停讓行人遭警方攔查。記者林佳彣/攝影
女騎士不停讓行人遭警方攔查。記者林佳彣/攝影
台北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今起至6月啟動「行人路權大執法」專案,14個分局同步在重要路口加強取締。記者林佳彣/攝影
台北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今起至6月啟動「行人路權大執法」專案,14個分局同步在重要路口加強取締。記者林佳彣/攝影

人行道 北市

延伸閱讀

保障行人安全 北市警啟動專案加強取締車不讓人

北市YouBike用戶享免費傷害險 投保率50.9%創新高

難甩行人地獄!台灣去年交通事故逾3千人、死亡行人近400人

行人地獄!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破3千人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藥駕... 開車前吃安眠藥 昏睡輾斃騎士

高雄一名男子飽受失眠之苦,某天睡前忘記服用安眠藥,隔天上班出門前「補吃」,開車時突然睡著,直接衝撞並輾斃停等紅燈的女騎士...

住院「比孤單更孤單」 精神病友 盼放寬住院通訊探視

住院養病,已夠苦悶,想打電話跟親友聊天訴苦,還得排隊,等候使用院內公用電話,這有點不可思議,卻是住院精神病友的日常生活。...

健保總額協商14小時談不攏 將兩案併陳

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結果昨出爐,醫院、西醫基層未達共識,協商破裂,將把「付費者」代表方案總額八六六七億元、成長率百分之三點...

莫德納XBB.1.5疫苗26日開打 北市長者接種可領500元禮券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莫德納XBB.1.5疫苗下周二起開打,且優先開放65歲以上長者接種。北市衛生局今表示,凡65歲以上民眾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