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看到感染科重要性 薛瑞元:認定次專科最慢明年上路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三年多,也讓民眾了解醫院內感染管制的重要性。但疫情間原本就不足的感染科人力調至防疫現場,抗藥性菌株病率快速上升,人力短缺問題是一大隱憂。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目前衛福部正規畫將感染科改為部定次專科,但還有一整套的配套需要制定,最慢明年上路。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則表示,疫情間原本就不足的感染科人力調至防疫現場,抗藥性菌株病率快速上升。
尤其是區域醫院,疫情間的抗藥性菌株比率較醫學中心明顯上升,以「克雷白氏桿菌」為例,2022年最新統計顯示,醫學中心加護病房的抗藥性比率為38.4%,較前一年增幅達1.9%;區域醫院檢出則上升至48.9%,較前一年達13.5%。
黃建賢表示,照理來說,醫學中心收治的是「較毒」的病人,抗藥性比例應該較高,但區域醫院的檢出比率如此高,顯示人力短缺是一大隱憂。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表示,這三年因為新冠疫情緣故,感染人力忙於防疫,抗藥性防治上在各個醫院稍嫌力不從心。醫學中心因人力比較充裕,較容易擋住疫情衝擊和抗藥性危機;但對中小型醫院來說,感染管制人員不足,真的非常辛苦。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則表示,不論是癌症或是其他手術開得再好,一旦病人發生抗藥性細菌感染,「一切都白費了」。但是除了原本的病人,院內的疫情控制、抗生素管理、感染管制管理,都是感染科醫師、感染管制師和感染醫檢師等感管人才負責,但都未算在健保給付,導致許多人才出走。而相較15年前,一年約有40多人報考感染科,去年僅剩20人報考,人數減半;加上老醫師逐漸退休,人力嚴重不足。
依照目前醫院評鑑規定,每500床需配置一名感染科醫師、每250床需配置一名感染管制師。但黃建賢表示,若以南韓每百床需1.2名人力計算,台灣僅用六分之一要做到相同的感管結果;而根據統計,目前全台感染科醫師醫學中心僅153位、區域醫院僅139位,依照韓國標準缺口高達800多人。
因此建議政府能將抗生素管理等感管相關業務也納入健保給付,讓感控人力獲得正向回饋進而回流外,也希望能夠將感染科成為部定專科,掌握人力並合理配置。
對此,薛瑞元表示,目前希望學會能針對抗生素管控、醫療院所的感染管制提出計畫,再來審視健保是否有給付的可能。至於感染科現行為內科系之一分科,未來將朝認定為部定次專科方向規劃,以確保人力管控。但因還需要規劃配套措施,包括訓練醫院如何認定、訓練課程制定和師資認定等,要視規劃進度決定何時實施,但最慢明年應可上路。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