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主燈流浪記如何不再上演? 陳淑慧提解方

台灣燈會歷史悠久,各縣市政府搶辦爭曝光,家有喜事帶動人潮與錢潮,但是每年砸大錢做全新主燈,展後卻讓主辦城市傷透腦筋。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長陳淑慧認為,「與其討論主燈的永續,倒不如談周邊設備的永續」,固定一個園區不只能成為戶外博物館,還能提升層次到國際品牌。
台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曾是交通部觀光局前副局長,她說,過往台灣燈會的場地都是一次性,每年的水電、服務設施等要重頭來過,最終辦完又回歸一塊空地或原貌。
她表示,倘若是一個固定園區,交通、電信、水電與服務設備完善,主燈就有著落,環境氛圍的營造也不會從零開始,甚至能成為饒富意義的戶外博物館。
「台灣燈會不是不存在,而是因為去流浪,大家才會覺得不存在或不重要」,陳淑慧指出,台灣燈會是台灣傳統工藝文化與現今結合的最佳寫照,也是台灣少數能以文化和傳統工藝作為品牌的節慶。
陳淑慧說,若能將傳統工藝與推陳出新的元素結合,且以永續概念經營,透過建立國際品牌,發展衛星城市、外溢到民眾參與,加上交通便捷、住宿與餐飲等觀光必備條件,一點一滴累積量能,不單為農曆元宵節增添年味,更讓「台灣燈會」提升到國際品牌的層次,同時創造台灣觀光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