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流感增6重症2死 長者症狀不明顯...出現3警訊儘速送醫

疾病管制署今公布本周新增6名流感重症個案、2名流感重症死亡個案,6人皆未接種本劑流感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死亡個案分別是60多歲女性與80多歲男性,有心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癌症等病史,兩人都因呼吸衰竭而入住加護病房。
疾管署提醒若有類流感症狀、新冠篩檢陰性,就可能是流感,未滿5歲幼兒、高齡長者、孕婦、慢性病患都是流感重症死亡高風險群,除應留意呼吸急促、發紺、痰液變濃等呼吸衰竭症狀,也應儘速就醫、服用公費抗病毒藥。
林詠青表示,兩名死亡個案之一為60多歲女性,二月下旬發燒,過兩天呼吸急促,當下前往醫院檢查發現呼吸衰竭,當日病況變化快速,死因為呼吸衰竭和敗血性休克。另一名死亡個案為80多歲男性,一月下旬開始咳嗽、有痰,發病後兩日就有呼吸衰竭情形,醫院收治於加護病房,住院期間併發肺炎、泌尿道感染,病況未改善,住院一個多月後因併發症過世。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4萬4808人次,相較於前一周屬持平,近4周合約實驗室分離之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為多,以A型H3N2為主。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流感疫情目前持平,但因氣溫溫差較大,往年流行季都可能在冬春交界又逢開學之際看到一波小反彈,有時候病毒株還會跟冬季主流株不同,需要持續提醒民眾留意。目前病毒株沒有交替轉換,去年到現在都是H3N2,也沒有出現反彈,但仍需持續注意疫情和病毒株變化。
林詠青提醒,未滿5歲幼兒、65歲以上長者、孕婦、慢性病患、免疫不全等都是流感重症死亡高風險群,年長者症狀可能比較不明顯,應高度留意重症徵兆,像呼吸急促、發紺、變濃,都可能代表有呼吸衰竭,要儘速就醫。目前流感抗病毒藥物使用條件是不需快篩陽性,只要符合上述高風險要件,都可直接開藥,
羅一鈞提醒,目前校園口罩令已鬆綁,如果學生有類流感症狀,新冠快篩陰性,就可能是流感,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到校上課,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