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網球肘握不穩方向盤 微創肘關節鏡手術助他復元

1名貨車司機長期飽受「網球肘」所苦,試過打針、復健治療等病情仍未明顯改善,有次開車轉彎時,右手一陣劇痛差點導致車輛打滑,後來接受「微創肘關節鏡手術」,清創並修補受損的橈側伸腕短肌,才讓他安心工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運動醫學暨手外科主任賴禹呈說,網球肘的正式醫學名稱是「肱骨外上髁炎」,是臨床上手肘外側疼痛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名稱則源自於打網球的拉拍動作,需大量使用手肘外側的伸腕肌群,一旦長期過度使用恐造成肌腱炎,因此才會被稱為網球肘。
但他說,就醫的網球肘患者多數並不打網球,而是工作中需要長時間提起手腕,例如生產線員工、物流業、廚師,甚至文書工作中打字姿勢不正確,也可能引起網球肘,幾乎已經成為常見的文明病。
以前述患者為例,剛開始出現疼痛時,會建議先透過口服藥物、復健物理治療與增生注射治療,搭配適度休息與工作姿勢調整,9成以上都能大幅緩解疼痛,但臨床上仍有4至11%的患者,無法藉由上述的保守治療獲得改善,一旦這種頑固性疼痛持續6個月以上,且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則建議考慮進一步手術治療。
賴禹呈說,傳統開放式手術治療頑固性網球肘,會需要切開5公分的手術傷口,分離淺層筋膜與伸指肌群,再針對深層伸腕橈短肌清創修補,缺點是會破壞到淺層軟組織,與修復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沾黏,且術後恢復期與疼痛緩解平均長達12周。
他說,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以肘關節鏡施行微創手術,手術傷口大幅縮小至1公分,方式是透過內視鏡從關節內部清除發炎組織,術後配合使用護具與增生治療促進組織修復,過程中會大幅減少淺層組織的破壞,並且精準處理病灶,相較於傳統開放性手術,可幫助病患更早恢復日常生活工作。
賴禹呈說,若肘部出現疼痛情形,應先停止造成網球肘的運動或工作,讓患部充分休息,避免持續重複的動作,減少肌肉筋脈勞損誘發網球肘,但若症狀遲未改善,則建議考慮接受手術,盡快恢復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