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首日車流量恐近歷史新高 國道疏導措施出爐

二二八連假最後一天,雪山隧道宜蘭端一度回堵3.5公里。記者邱德祥/攝影
二二八連假最後一天,雪山隧道宜蘭端一度回堵3.5公里。記者邱德祥/攝影

二二八連假即將結束,緊接著清明連假即將到來。高公局表示,今年清明連假為4月1日至5日,總計5天,清明節為收假日,預估假期交通量為110至124百萬車公里,其中首日南向可達73百萬車公里,為平日的1.6倍,接近歷史最大量。

高公局表示,檢視歷年清明節連續假期交通狀況,研判清明節連續假期以掃墓、返鄉及旅遊旅次為主,假期首兩日以南向車流為主,末三日以北向車流為主。為鼓勵民眾提前1、2周休掃墓,故本次疏導措施包括清明節連假前1、2周休(3月18日、19日及26日),採單一費率再7折收費,以鼓勵提前掃墓分散連續假期車流。

至於清明連假交通疏導措施如下:

一、匝道封閉:

(一)112年4月1日,5至12時,封閉國1平鎮系統、埔鹽系統、西螺南向入口(因應國1西螺穿越橋改建工程);0至12時,封閉國5石碇、坪林南向入口。石碇南向入口封閉期間,改為大客車專用入口。

(二)112年4月2日,5至12時,封閉國1埔鹽系統、西螺及國5石碇、坪林南向入口。石碇南向入口封閉期間,改為大客車專用入口。

(三)112年4月3日至4日,每日12至21時,封閉國1埔鹽系統、虎尾及國3西濱北向入口。

二、高乘載管制:

(一)112年3月19日,15至20時,實施國5蘇澳、羅東、宜蘭及頭城等交流道之北向入口匝道高乘載管制。

(二)112年4月1日,6至12時,國1內湖至頭份(含高架堤頂、環北及機場系統)及國3木柵至香山,各交流道之南向入口匝道。

(三)112年4月2日至5日,每日13至18時,國5北向蘇澳、羅東、宜蘭及頭城交流道之入口匝道(結束時間視交通狀況機動調整)。

三、收費措施:

(一)單一費率再7折:假期前1、2週休;112年3月18日、19日及26日,計3日。

(二)單一費率:112年4月1日至5日。

(三) 暫停收費:112年4月1日至5日,每日0至5時國道全線暫停收費。

四、開放路肩:

現有開放路肩措施照常實施外,連假期間每日增加開放路肩路段與時段供小型車行駛。

五、匝道儀控:

假期間將視各交流道行車狀況實施匝道儀控管制並機動調整。

六、替代道路:

(一)國5頭城往坪林地區,建議改走台9。

(二)國1、國3新竹往返台南地區,建議改走台61。

(三)國6台中往返南投地區,建議改走台63。

(四)國3霧峰往返國1台中系統、國3中港系統,建議改走台74接國4。

七、暫停施工:

112年3月18日、19日及26日全日與3月31日12時至4月5日24時止,國道全線暫停施工及例行養護作業(緊急搶修及不影響主線交通之工程除外)。

高公局表示,雖然清明節連續假期間暫停施工,惟部分長期工程仍有佔用路肩或縮減車道情形,其中國一西螺交流道南向路段因西螺穿越橋改建工程縮減集散道車道而易有壅塞情形,除實施匝道封閉措施減少車流,建議民眾提前從北斗交流道駛出前往西螺地區。

連假 清明節 連續假期

延伸閱讀

因應清明掃墓車潮 國道疏導措施3月18日起實施

228連假提早掃墓 彰化公墓雜草火警今天已10起

屏東消防員滅雜草「被車重壓不治」同事悲嘆:清明節成消防員崩潰日

228連假到 國道這些路段將湧車潮 國5南向恐塞到深夜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30張雲端發票中百萬大獎 財政部判定「2張不給獎」原因曝光

財政部今天公布9、10月期統一發票中獎清冊,開出15個特別獎(新台幣1000萬元)及15個特獎(200萬元),消費金額最...

總額成長率封頂 後年健保費恐漲

行政院日前核定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達百分之四點七,八年來首次與國發會「高推估」一致,拉高至天花板,並用健保安全準備金撥補健...

無人機操作擬下修14歲!活動申請改分級收費 最快明年7月上路

無人機愈來愈夯,現行規範學習操作申請者須滿16歲。交通部民航局近日研擬修法下修至14歲,至於活動申請審查費用,擬採「許可...

出生僅590克 3歲童健康回娘家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昨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年齡2至6歲、出生時未滿36周的早產兒及家人回到新竹馬偕團圓,共24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