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15傳過熱…蘋果:與晶片無關 業界:還台積電公道

領高虹安7個月薪水變貪汙犯 「公衛文」今認不認罪?

「史上最混亂」… 3公費疫苗齊打亂象挨轟 明年簡化接種

5年後電動車電池廢棄估翻3倍 北市:中央應訂統一規範

根據環保署預估,台灣電動車的電池廢棄量推估,2025年廢棄量將達2020公噸、2030年9646公噸,成長數將相當驚人。記者林麗玉/攝影
根據環保署預估,台灣電動車的電池廢棄量推估,2025年廢棄量將達2020公噸、2030年9646公噸,成長數將相當驚人。記者林麗玉/攝影

根據環保署預估,台灣電動車的電池廢棄量推估,2018年的電動車電池廢棄量有104公噸;2019年74公噸、2020年成長至278公噸、2021為358公噸、2022去年翻一倍達792公噸,不過接下來的三、五年更是將成兩、三倍數成長,預估2025年廢棄量將達2020公噸、2030年9646公噸、2035年4萬8077公噸、2040年11萬6625公噸,成長數將相當驚人。

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坦言,電動車電池管理的相關法規,還是需要中央訂定統一管理規範,甚至環保署近年已經開始研議修法,將儲能及電動車用電池納入淨零轉型「資源循環零廢棄」目標,包含加強鋰電池源頭管理制度、強化循環材料使用、健全電池循環產業鏈、促進鋰電池創新技術發展。

吳盛忠提到,歐盟2021年1月25日也向WTO提出修正有關現行電池指定,正在經濟營運者應確保電池上市、或投入使用前已符合產品永續及安全性、產品標示與提供資訊等要求。甚至歐盟訂定電池規範修正草案,也包括擬定「電池護照」等。

全電動化準備好了沒?吳盛忠認為,目前來講,其實技術沒有太高深的技術,不過回收過程就是「放電」這一塊,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另外,將電池拆解成黑粉這一塊,台灣目前沒有廠商在做,他認為這是相當針對的資源,相當可惜。

北市消防局長莫懷祖也認為,他個人看法的確需訂定相關規範,理由是它未來將大量使用、加上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基本的安全規範。但法令有很多層次,從上游電池產品端規範訂得完整,後續消防安全就可以訂得較簡單,但如果產品層次訂得簡略,很多問題就會在消防等法規端出現。

莫懷祖說,甚至消防人員可能遇到的問題,就是目前設置在公共空間的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或充電設備,希望能強制規定相關資訊提供,能在設施明確標示斷電閥的位置,若真的有意外發生,可以讓第一線消防人員,能在第一時間將電池阻斷,縮短消防滅火時間。

另外,電動車消防滅火需要大量的水,相關消防配備也需要到位,目前台北市消防局已經有兩套專門撲滅電動車起火的水霧滅火系統,目前配備在信義分隊、及民權分隊。

吳盛忠說,北市府為因應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也制定「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積極推廣車輛電動化,其中為擴大設置停車格充電設施,北市以2030年、2040年及2050年充電車格數量達2000個、10000個及20000個,其中快充充電格數量達10%、30%及50%為目標。

北市 吳盛忠 環保署

延伸閱讀

圖表看時事/公車業者提心吊膽!電動車燒出安全疑慮 一圖看4個撲滅難點

避免消防員被操翻 台南市明年增編180名員額

台灣燈會3000志工臥虎藏龍 北市社會局贈驚喜巧克力

台南消防人員屢獲無人機賽事佳績 今獲獎市長表揚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粉專預告小犬颱風將開眼 日本氣象廳「北修」路徑恐從這縣市登陸

小犬颱風來勢洶洶,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路徑北修,正努力開颱風眼。日本氣象廳最新一報,已北修於周四傍晚前後從台東...

國旅低迷 中秋訂房率不到5成

新冠疫情後出國潮湧現,國旅觀光大受影響。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各連續假期國旅訂房率普遍不超過六成,中秋、國慶連假更創新...

政院只為夜班護理師加薪 恐加速護理人力流失

醫院臨床護理荒,民眾未來看病住院也心慌。行政院擬發放400元至1000元「夜班津貼」,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感謝...

中秋賞月 氣象署:大台北、東半部要在雲縫中找找

明天起三天中秋節連假,中央氣象署技正羅雅尹上午指出,明天中秋節要賞月,大台北及東半側雲量稍多,要在雲縫中找找看,有機會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