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棠鄰居樹枝刮牆就無法入睡?醫:可能是「恐音症」所致

隋棠遭鄰居控訴噪音擾人,事件持續延燒。圖/摘自臉書
隋棠遭鄰居控訴噪音擾人,事件持續延燒。圖/摘自臉書

知名藝人隋棠因居住噪音問題,讓樓下鄰居無法成眠甚至得看精神科、吃安眠藥。不過,隋棠則發文表示,這名鄰居「有點特別」對於噪音相當敏感,連樹枝刮到大樓牆面的聲音都會被吵到。精神科醫師表示,部分對聲音極度敏感的病患可能是受「恐音症」所擾,其中臨床上又以女性的患者佔多數,需透過藥物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積極改善症狀。

隋棠遭樓下鄰居指控擾鄰,更向媒體表示,因為噪音問題,害他去看身心科門診,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實在非常痛苦。但隋棠則發文表示,「我的樓下鄰居有一點特別。」再她們買房後裝潢時,樓下鄰居太太要求「把地板再加厚才會比較安靜」、「樓梯下要包一層海綿」、「院子老樹要砍,因如有風吹,樹枝去打到大樓牆面或柱子的聲響會傳到樓下就會吵到她」等等,表明這名鄰居對於噪音異常敏感。

隋棠也說,「社區的中庭為一個噴水池,但幾乎從不開啟只閒置在那,詢問管理室後得到的答案也是同個樓下鄰居嫌太吵了要求關掉。」對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確實許多人對於聲音「異常敏感」,尤其是人聲,可能是所謂的「選擇性聲音敏感綜合症(Selective Sound Sensitivity Syndrome)」也稱為「恐音症」,由於恐音症目前仍不是正式的疾病診斷,也有人會將其分類到強迫症的範疇內。

楊聰財說明,一般人在40分貝以下的環境中就能夠安睡,但恐音症最嚴重恐怕10分貝的環境就無法入眠。臨床上遇到對聲音極度敏感的個案,也有在辦公室內對某個同事、某個人的聲音特別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的狀況,輕易就能引起憤怒情緒,發生的族群又以年紀輕、女性較多。

恐音症長期下來,對人健康影響也不小。楊聰財表示,睡眠不好就容易精神衰弱,連帶注意力、記憶力都不好,煩燥、焦慮的情緒便容易浮現,也有人嚴重到出現憂鬱、恐慌症狀。

在治療上不只是透過藥物治療,非藥物的介入也相當重要。楊聰財指出,除了服用醫師開立的輔助藥物外,心理上也要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注意力分散訓練」就相當好,幫助病患不過度專注在聽覺感受上,像是到餐廳可以多留意菜的香氣、咀嚼的口感等等;或透過反制約練習,透過能讓心中感到愉悅的事情,跟會引發負面情緒的事物共同進行,以減少負面連結的機會等等。

生活日常中也可以自我練習。楊聰財表示,若民眾對於聲音極度敏感,或不好入睡,可試著戴耳塞睡覺,同時透過「腹式呼吸」,加強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的練習,或慢慢冥想,心中數著數字,幫助自己在30分鐘內入眠。

不過,對於隋棠的聲明,鄰居也出面否認指控,表示自己從未像管理室反應過噴水池聲音過吵,恐是道聽塗說;甚至控訴隋棠的說法涉及人身攻擊,因此不排除要提告加重誹謗。

噪音 醫師 樹枝 隋棠

延伸閱讀

擾鄰風波延燒!疑樓下鄰居爆料隋棠私下態度 還對管理員破口大罵

隋棠遭鄰居7點聲明還擊 榔頭事件事主發聲

鄰居夫妻發7點聲明反擊 隋棠回應了

隋棠發文還原擾鄰事件 鄰居發7點聲明批「一派胡言」怒提告

相關新聞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高屏搶水大戰 里港抗議鑿井支援

南部水情告急,高雄、屏東搶水大戰延燒,南水局在屏東縣境鑿28井支援高雄,其中14口在里港鄉,上百名鄉民昨到施工現場拉布條...

再揚言不排除罷工「絕不退讓」 台鐵工會:箭在弦上

台鐵明年1月公司化,對償債基金的債務處理方式,台鐵工會與交通部意見分歧,勞資兜不攏。台鐵工會昨開記者會表示,4月10日前...

1-2月期發票14張中千萬 200萬元的特獎有12張

財政部今公布112年1-2月期統一發票千萬特別獎有14張,200萬元的特獎有12張。

醫學中心急診 7月後費用恐破千

第一階段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將於七月正式上路,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將優先實施,後者改採定額制,也就是不論...

美景背後有悲哀…回鄉掃墓看見這幕如夢中 網笑:小心祖先在對面招手

春天真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戶外隨處可見美麗的花草綻放。清明時節大家都會回鄉掃墓,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開車在鄉野小路,看到「小時候才看得到的景象」,一度以爲自己在做夢,引發網友好奇。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