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喉嚨卡」驚罹食道癌!晚期存活率暴跌 醫:快戒菸檳酒

食道癌每年造成2千多人死亡,9成以上患者皆為男性,而食道癌早期多無症狀,多數患者等到出現「喉嚨卡卡」等異狀時才就醫,但多半已進入中晚期。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許政榆/攝影
食道癌每年造成2千多人死亡,9成以上患者皆為男性,而食道癌早期多無症狀,多數患者等到出現「喉嚨卡卡」等異狀時才就醫,但多半已進入中晚期。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許政榆/攝影

食道癌每年造成2千多人死亡,9成以上患者皆為男性,而食道癌早期多無症狀,多數患者等到出現「喉嚨卡卡」等異狀時才就醫,但多半已進入中晚期。醫師指出,食道癌第1、2期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仍有5成,但若進入第3、4期中晚期,5年存活率僅剩15%,且預後多半不佳,呼籲民眾應儘早戒除抽菸、喝酒、吃檳榔,也應避免刺激性飲食,包括過燙食物、食用亞硝胺加工食品等。

依國健署癌症登記、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至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食道癌患者9成皆是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表示,臨床觀察40至50年以來皆是如此,男性好發原因多與抽菸、喝酒、吃檳榔等有關,患者較多是勞工族群,與賀爾蒙因素無關。而癌症登記資料也發現,109年食道癌新發個案中,77.9%有吸菸行為,53.5%的個案有偶爾喝酒或習慣性喝酒,48.5%有嚼食檳榔習慣。

陳志毅表示,食道癌初期大多無症狀,患者多半等到吞嚥困難、感覺喉嚨卡卡時才會來就醫,因食道呈現圓筒狀,當癌細胞擴散時,食道圓筒有一半空間被佔據,才會有症狀感覺出現,但這時多半已經晚期。目前食道癌1、2期5年存活率較高仍有5成,但若到3、4期晚期5年存活率僅剩15%,在臨床上將近一半的患者都屬於3期,其預後也會較差。

食道癌難透過早期篩檢發現。陳志毅列舉,肺癌近年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揪出許多早期患者,提高存活率;但食道必須透過胃鏡、食道鏡檢查,檢查方法易產生不適感,民眾較不會例行做內視鏡檢查。

陳志毅表示,肺癌中晚期有較多標靶、免疫治療等新藥研發,但食道癌「宛若孤兒」,沒有太多新藥研發,雖近5年免疫治療應用於食道癌可獲部分改善,但未大量應用,因免疫治療費用昂貴,每年至少要花上百萬,對民眾來說難以進行常規性治療,且存活率也不如肺癌好,後續還要加上化療、電療等,民眾目前食道癌中晚期患者治療方式沿用過往做法。

要遠離食道癌,陳志毅提醒,當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應及早就醫;並改變生活習性,包括戒菸、酒、檳榔,減少攝取含亞硝胺食物、刺激性食物,包括過酸、過辣、過熱,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度以上熱飲即是食道癌致癌因子,如此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食道癌 患者

延伸閱讀

吃酸類食物易嗆到恐是食道癌!可能被忽視的大病徵兆:乳頭癢、腰發胖、左胸疼痛都要注意

連四降 本土+2萬2980例 下降28.2%

胃酸逆流不治療恐引起食道癌 9招熄滅「火燒心」

余皓然逼愛女減肥 「最美星二代」竟被餓到食道灼傷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莫德納XBB.1.5疫苗26日開打 北市長者接種可領500元禮券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莫德納XBB.1.5疫苗下周二起開打,且優先開放65歲以上長者接種。北市衛生局今表示,凡65歲以上民眾接...

博愛座惹議 衛福部:放寬對象不取消

作家李昂在臉書貼文表示,她搭乘捷運時,遇到三名坐在博愛座的年輕人不願讓座,除引發正反意見論戰,博愛座存廢議題也再次浮上檯...

百元快剪理髮師好賺在哪?他憑「速度財」年入百萬!

台灣近年平價快剪蔚為風潮,許多人疑惑這麼便宜理髮師有賺頭嗎?成網上熱門議題。網上專家揭秘,其實快剪理髮師年入百萬大有人在。百元理髮院背後「年入百萬」的成功方程式跟速度財大有關係。

醫師求救 籲設登革熱特別門診

「醫師,我頭痛發燒,可能得了登革熱,要抽血檢驗。」本土登革熱病例超過九千例,確診者幾乎都住台南,市內幾家大型醫院急診室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