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家/蔡英文總統紐約行程曝光 挺蔡反蔡搶廣告版面互較勁

進口雞蛋開賣了!地點、售價、種類、上架時間 一次看清

北市「最畸形機車待轉區」將終結 5月底免強制待轉

交通亂象再登外網…國道球棒隊狂砸貨車吸2.4萬人觀看 網無奈:又讓世界看見台灣

三峽交流道口3日發生行車糾紛引發暴力砸車,3名年輕人分持球棒砸爛貨車前擋風玻璃。記者林昭彰/翻攝
三峽交流道口3日發生行車糾紛引發暴力砸車,3名年輕人分持球棒砸爛貨車前擋風玻璃。記者林昭彰/翻攝

今年台灣數度因交通亂象登上美國論壇Reddit,如松山區的行人地獄、貨車轉彎不禮讓行人等,近日台灣一場行車糾紛,又登上了Reddit的三寶版,引起外網討論。3名男子因貨車在國道上逼車,竟在下匝道後持棒痛砸貨車的擋風玻璃,外國網友對此現象感到驚訝,台灣網友見狀也自嘲,直呼「再次讓世界看到台灣」。

一輛貨車行駛於三峽交流道時,不滿兩輛白色轎車與其爭道,故在匝道緊貼轎車行駛,互不相讓。未料一出匝道口,貨車就被兩輛轎車包圍,後方也竄出另一輛轎車,此時3名男子竟攜棒球棍下車,狠砸貨車擋風玻璃,行兇完3人便疾駛而去,貨車的擋風玻璃也因為劇烈撞擊成了「蜘蛛網」。不過貨車車上的行車紀錄器完整記錄3名「棒球隊」砸車的一刻,該影片迅速擴散出去,不僅在台灣爆紅,還惡名遠播登上外國網站。

2月5日,美國網站Reddit的Idiots In Cars(三寶)版上,一篇名為「貨車拒絕禮讓,被暴徒用棒球棍砸爛」的貼文正放映著這則影片,此文目前獲得2萬4千個推,底下更是蓋起了1700則留言,外國網友紛紛對這個現象嘖嘖稱奇,「那些人真有台北人的個性」、「台灣再次證明了我的理論:除非你靠近汽車,否則這裡是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我敢肯定有一個應用程序…UberBeats(Uber敲擊)」、「在台灣開車的人都相當『激進』」、「棒球是他們的民族運動之一」、「是的,東亞熱愛棒球:台灣、韓國、日本。他們都有職業聯賽」。

登上Reddit後,PTT也有不少網友前去朝聖,讓棒球隊砸車事件從國外再紅回台灣,對此,台灣網友諷刺地表示「最快速讓世界看見台灣,比登報還有用」、「這有什麼問題嗎?不太懂這很平常」、「台灣人尚武文化,華人都會功夫」、「又再次讓世界看到台灣」「台灣日常,路上打棒球你當球而已」、「不知道跟戰鬥民族有沒有得拚?」、「8+9丟臉丟到全世界」、「台灣治安跟交通最放心,歡迎來玩喔」、「還知道要戴口罩,鬼島防疫做得真好」、「當年紅葉少棒,今有國道球棒隊揚名國際」、「都已經是行人地獄了,球棒隊不算什麼」。

不過根據6日晚間報導,其中一位車主在板橋車站拘提歸案,一位則在嘉義遭警逮捕,目前兩人已依妨害秩序、妨害自由、毀損、傷害等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警方也表示將持續追蹤其他共犯。

貨車一下交流道就被惡意逼車攔下,3名年輕人分持球棒砸爛貨車前擋風玻璃。記者林昭彰/翻攝
貨車一下交流道就被惡意逼車攔下,3名年輕人分持球棒砸爛貨車前擋風玻璃。記者林昭彰/翻攝

擋風玻璃 行車記錄器 國道 Reddit

延伸閱讀

「交通十八層地獄」是這縣市 鄉民狠酸不意外:恐怕血流成河

一個都不能死:瑞典的交通「零死亡願景」

外網再點名台灣交通不讓行人 錄影檢舉卻遭警方「1理由」退貨

北市人行道登國外「都市地獄版」 行人走到一半卻變了

相關新聞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醫學中心急診 7月後費用恐破千

第一階段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將於七月正式上路,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將優先實施,後者改採定額制,也就是不論...

美景背後有悲哀…回鄉掃墓看見這幕如夢中 網笑:小心祖先在對面招手

春天真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戶外隨處可見美麗的花草綻放。清明時節大家都會回鄉掃墓,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開車在鄉野小路,看到「小時候才看得到的景象」,一度以爲自己在做夢,引發網友好奇。

猴痘會空氣傳播所以要在醫院隔離? 黃立民指出2大錯誤

根據疾管署規定,猴痘確診者必須在醫院隔離至「全身痂皮掉落」,多名個案症狀輕微卻在醫院被隔離數十天,幾度身心瀕臨崩潰,直呼...

機構住民補助最高增至12萬 最快下半年上路

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政府今年規畫逾六百億元的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並力拚「長照2.0」的...

獨/機構住民補助擬加碼至12萬 衛福部拚下半年上路

蔡總統第二任期倒數10個月,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今年規畫破600億元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