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拿「外省豬」名片宣布選總統!王建煊:和平統一才能保留現狀

「魔獸」被目擊旗津牽手女伴約會 知情人士透露女方身分

雞排一片100時代來臨!名店哀「成本沒法度」 網喊:見證歷史

疫後首場觀光節帶動產業 賴清德:觀光正是春暖花開時

副總統賴清德(右三)上午在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左一)、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左二)、交通部長王國材(右二)、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右一)陪同下出席2023觀光節慶祝大會,一起參加啟動儀式。記者蘇健忠/攝影
副總統賴清德(右三)上午在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左一)、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左二)、交通部長王國材(右二)、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右一)陪同下出席2023觀光節慶祝大會,一起參加啟動儀式。記者蘇健忠/攝影

交通部觀光局今天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2023年觀光節慶祝大會頒獎典禮」,感謝及表彰110名國內外各觀光產業團體及從業人員,並由副總統賴清德出席活動頒發「台灣觀光特別貢獻獎」給財團法人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及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賴清德表示,現在正是觀光春暖花開的時候,帶動觀光產業才能照顧中小店家、庶民生活。

賴清德今出席2023年觀光節慶祝大會向觀光業界表達感謝,也是疫情後首場觀光節活動。他表示,全球金融研究機構指出2023年全球景氣不會太好,但就他看來,觀光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台灣去年國境開放,行政院長陳建仁上任後也會盤點很多防疫措施,包括開放口罩等,逐步邁向正常生活。

賴清德也說,觀光產業發展對經濟庶民生活重要,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去科技園區當工程師,觀光產業才能照顧中小店家。蔡英文總統在強化台灣經濟韌性的7項工作中,納入1項針對觀光產業,除了產品品質要提升,服務品質也要提升,台灣過去多是重視outbound,現在也要inbound並重,布局全球。

交通部長王國材指出,疫情期間交通部透過「打造魅力景點、整備主題旅遊、優化產業環境、推展數位體驗、廣拓觀光客源」五大策略,完成觀光前瞻亮點建設,獎勵包裝精緻旅遊、多元主題旅遊,並輔導產業數位轉型,透過推動17個觀光圈,加強跨域合作。疫後將以日韓、新南向為首波推廣市場,期待今年達來台旅客600萬人次目標。

葉菊蘭、吳寶田今於會中獲頒「台灣觀光特別貢獻獎」。其中,葉菊蘭時任交通部長曾提出「21 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及「觀光客倍增計畫」,制定台灣第一部《觀光政策白皮書》,20年後於台灣觀光協會撰擬《Taiwan Tourism 2030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以「觀光立國」為發展願景,擘劃未來10年發展藍圖及目標。

吳寶田打造本土飯店品牌福容大飯店,並連續5年獲得英國非營利組織「世界品牌論壇」表揚「世界品牌獎」。另創建麗寶樂園渡假區,總投資金額超過百億,創下一年千萬人次造訪,帶動周邊產業發展,並於墾丁、淡水漁人碼頭、東北角福隆等地區支持政府興建公共建設。

交通部長 賴清德 品牌

延伸閱讀

民進黨中央進駐南投輔選蔡培慧 賴清德5日親自助陣

是否搭檔蕭美琴 賴清德以笑聲「賀賀」回應

綠委:蕭美琴是優秀政治工作者 搭配賴清德是適當人選

賴清德會清綠營網軍?王世堅:恐力有未逮

相關新聞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醫學中心急診 7月後費用恐破千

第一階段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將於七月正式上路,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門診藥費、急診部分負擔將優先實施,後者改採定額制,也就是不論...

美景背後有悲哀…回鄉掃墓看見這幕如夢中 網笑:小心祖先在對面招手

春天真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戶外隨處可見美麗的花草綻放。清明時節大家都會回鄉掃墓,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開車在鄉野小路,看到「小時候才看得到的景象」,一度以爲自己在做夢,引發網友好奇。

猴痘會空氣傳播所以要在醫院隔離? 黃立民指出2大錯誤

根據疾管署規定,猴痘確診者必須在醫院隔離至「全身痂皮掉落」,多名個案症狀輕微卻在醫院被隔離數十天,幾度身心瀕臨崩潰,直呼...

機構住民補助最高增至12萬 最快下半年上路

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政府今年規畫逾六百億元的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並力拚「長照2.0」的...

獨/機構住民補助擬加碼至12萬 衛福部拚下半年上路

蔡總統第二任期倒數10個月,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今年規畫破600億元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