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東逾6米高長浪 吳德榮:瑪娃沿東側北上 慎防致災雨

男高中生流感併發腦炎高燒不退 就醫四次才驗出陽性

春節連假過後,除新冠肺炎病例數翻倍外,流感疫情也不容小覷。圖為行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記者曾原信/攝影
春節連假過後,除新冠肺炎病例數翻倍外,流感疫情也不容小覷。圖為行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記者曾原信/攝影

春節連假過後,除新冠肺炎病例數翻倍外,流感疫情也不容小覷。疾管署公布,近日新增四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包括一例高中病例,出現症狀後併發腦炎導致說話遲鈍、行動僵硬,就醫四次後才驗出陽性確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春節期間通報人數較年前約增加一倍,如醫師遇到有類流感症狀者,即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早日治療。

新增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以上,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分別為三例A型H3N2及一例A未分型。

其中一例十多歲男高中生,無潛在病史,1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赴診所就醫。但隔天持續高燒,19日因症狀未改善且出現頭暈、腹瀉,晚間至急診就醫並開立症狀緩解藥物。20日持續頭暈,並出現說話遲鈍且行動僵硬症狀而再次就醫,但流感一直未驗出陽性,一度返家休息。

後因意識改變、嗜睡,20日再度赴大醫院急診就醫,檢驗為流感陽性。因為個案無法行走,懷疑急性腦脊隨炎,當天住院治療,疑似因流感病毒引發的腦炎,21日轉加護病房,使用抗病毒藥物。所幸治療後23日已轉普通病房。另外三名個案分別為30多歲男性、40多歲女性以及60多歲男性,皆有糖尿病或肥胖等潛在病史。

莊人祥表示,流感快篩敏感度約六至八成,驗不出來是常見的。因此臨床醫師只要病患出現類流感症狀,就可以直接給藥。

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周合約實驗室分離出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為多、其次為腺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其中流感病毒分離以A型H3N2為主。

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逾1萬9400人次,較過去數周明顯上升。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1月30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27例,包括20例A型H3N2、2例A型H1N1、1例A未分型、4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11例為多,占41%;26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占96%。其中死亡4例,均為65歲以上具慢病史長者,且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莊人祥表示,和新冠肺炎疫情前相比,目前重症人數27例仍處低點,以2019至2020年流感季為例,重症通報人數就有九百多例。

但受連假民眾南北來往、團聚影響,流感疫情正在上升,實驗室通報人數增加,年節期間通報570例,較年節前297例約增加一倍。

疾管署提醒,目前為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請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留意是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佩戴口罩儘速就醫,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自身健康狀況。

類流感 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 發燒 莊人祥

延伸閱讀

傳防疫五月天升官分接次長、疾管署長 薛瑞元:尚未定案

除夕夜疫情「不降反升」 莊人祥:台、陸年後都將再掀一波

5旬男入境即就醫 PCR陽性搶救3天不治死因曝光

15歲少年打3劑…染疫3天呼吸困難送急診 插管治療1.5月不治

相關新聞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大王具足蟲是什麼?變成料理端上桌 牠真的適合食用嗎?

當大王具足蟲成了餐桌上的佳餚,也許有一些你值得理解的小故事。

首季全台行人103死 不減反升

為了改善交安,交通部日前才定下目標,強調今年行人死亡人數要達到歷年最低,不過昨公布今年一至三月的卅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八一...

獨/和平護理師遭爆上班5支手機開直播 被批病人命恐被滑掉了

北市聯醫和平院區加護病房一名護理師遭爆,上班忙唱歌、開直播、賺抖內,滑手機更是常有的事,沒做完的工作成同事負擔,更因是資...

第4波新冠疫情延燒 醫曝3大族群最容易延遲就醫

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社區流行,除了年長者、兒童為高風險族群外,年輕人、中壯年也須提高警覺,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終結民怨 明年4連假只彈性補班1天

今年有六次補班,創史上最多,引起民怨。行政院會昨天拍板調整彈性連假補班原則,同時公布二○二四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