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劇烈胸痛爆出心肌梗塞 59歲男「年年健檢」因1錯誤觀念險喪命

59歲的吳先生上個月突然劇烈胸痛,送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透過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後,才順利逃過死劫。吳先生近10年定期接受員工健檢,血壓、血糖、血脂「都比標準高一點」,因還沒到吃藥治療程度而讓他鬆懈,歷經心肌梗塞後,才體認到積極管理三高的重要性。
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認知定期健檢重要性,許多人對「紅字」習以為常,除非部分數值異常才會警覺。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三高數值些微超標也要注意,肥胖、血脂異常、初期高血壓、糖尿病前期等應綜合評估,視為慢性病看待,「異常值累積是相乘,而非相加」。
康宏銘指出,血脂、血壓、血糖數值異常,被統稱為代謝症候群,研究顯示,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發生原因與生活習慣、飲食有密切的關聯。
健保署去年開辦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依據各項健檢數據、生活型態調查,透過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估算未來10年內併發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指數,再由衛教團隊提供適當的生活型態建議,不再只是疾病治療,而是往前從健康管理做起。
康宏銘表示,除了利用一般健檢提供的風險因子,來預測將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另外也有許多檢查項目,包括動脈硬化指數(脈波傳導速度)、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檢查、腦血管磁振造影等,可直接了解血管健康狀態,更積極預防心血管、慢性疾病。
康宏銘提醒,民眾健檢發現三高指數異常,但尚未達須服用藥物程度時,透過飲食、運動、避免菸酒、體重控制等,並配合個管計畫積極控制,維持甚至降低數值,減少用藥的可能。且隨著飲食、生活習慣轉變,罹患代謝症候群也有年輕化趨勢,提醒年輕族也要預防慢性病發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