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後逛書展 工地、候車亭....不可錯過的創意書區

2023台北國際書展1月31日至2月5日於台北世貿一館舉辦。在用手機就可以上網路書店買書的年代,為什麼還要逛實體書展?答案就在那些充滿巧思、激起民眾閱讀慾望的書區,以及和讀者激盪智慧火花的作家。以下介紹今年台北國際書展不可錯過的特色書區與書攤。
在工地的鷹架、電動假人和發財車之間談書、看書,會是甚麼樣的閱讀體驗?年年端出創意的「公民書區」,繼去年大受歡迎的「讀字便利店」,今年將以「工地」為主題打造閱讀空間。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陳夏民表示,展場將布置成工地,包括鷹架、發財車、電動假人和警告標示等元素,NGO團體「讀力公民行動」則化身為工地常見的發財車,開進讀字工地中為公民發聲的舞台,邀請讀者一起上車討論議題。
獨立出版聯盟的「讀字工地」準備超過40場精彩講座,讓讀者穿梭在鷹架與管線、發財車之中,與超過40間獨立出版社互動,將台北國際書展的場景拉回常民生活之中。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打造的「拾年工寮」,鋼骨鷹架暗示1間書店為讀者建構認識自我與集體的空間,隨處可見的「高壓危險」電箱,提醒讀者1間書店在社會中扮演著接通知識管路的角色。此外也推出刊物「IndieReader」、「拾冊」,與讀者一同窺探書業與社會的發展軌跡,重新思考、定義1間書店的價值。
陳夏民表示,「工地」是出版界最好的象徵。被疫情破壞的秩序正逐漸恢復,而眾人引頸期盼的台北國際書展也恢復每年第一季舉辦;然而各大小出版社、通路在疫情中紛紛重傷,還留下的人在滿目瘡痍的景象中慢慢復健—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工地打拼、我們都沒有放棄。「工地」不也是疫後台灣的象徵—各行各業在廢墟中重新站起、重新開始。
童書主題館「海泱泱」,展館以國產材柳杉搭建圓形劇場,透過座頭鯨、抹香鯨等16種海洋生物的引導,帶領親子探索海洋的神秘。數位主題館將展區打造成通往不同閱讀宇宙的候車亭,透過3種情境式展區設計及1個體驗區,帶領讀者探索數位閱讀與紙本閱讀的異與同。信誼出版社攤位則以榮獲義大利波隆那書展首獎的「書之子」為題,打造了4米高的大書,打開書就能跟著自己喜歡的經典圖畫書角色拍照、打卡。
今年是藝文減碳元年。書展大賞館布置融入淨零概念,全館以可回收之UV蜂巢紙版布展,完全未使用木頭及塑膠,為1環保概念館。比利時館也以低碳排為核心概念設計,選用可回收重複使用的竹子做為場館主要結構材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