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把鳳梨酥當水餃害業者遭禁輸中? 吳秀梅:有人故意造謠

中國大陸針對全球進口食品要求註冊登錄,但國內業者表示,食品登錄要求配方、製程等,涉及商業機密因此在未通過註冊後拒絕補件。有臉書粉專指出,食藥署是將鳳梨酥錯當成「包餡麵食」才未通過審查。不過,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喊冤,她說,並沒有這種事,認為有人故意製造此類不實訊息,「真的很過分」。
自12月3日起,台灣105項水產品遭禁止輸銷中國後,「禁銷令」如海嘯般襲捲,衛福部食藥署協助3305名業者申請,統計至上周僅855件通過,其餘未註冊完成業者,僅624件有意想再補件。
不願再補件的業者多表明,中國大陸要求詳細填寫製成細節,等同交出「手路菜」配方。台灣知名鳳梨酥佳德率先發出相關聲明,引發全台民眾正面回響,更掀起搶購潮。
不過,有臉書粉絲專頁「一百五」、「興趣使然的路人」都發出質疑食藥署的貼文,稱「把鳳梨酥當冷凍水餃註冊、食藥署害糕餅業者被對岸暫停進口」、「我國食藥署在去年10月的記者會,就向全國業者公布錯誤資訊,佳德鳳梨酥是受害者」
對此,吳秀梅今天說,絕對沒有這種事發生,並質疑「有人一直故意,要製造食藥署都沒做事的消息,真的是很過分。」表示已和「申報類別」無關,自3月9日起,中國取消台灣業者可自行上網註冊登錄輸銷資訊後,食藥署就積極協助業者書面送審,並且幫忙業者初步審查後送件至中國,成分、比例、製程也都是明文表列要填寫的項目,業者們商業上的考量,才是決定是否補件的重點。
食藥署新聞稿則指出,中國於2021年11至12月才開放「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系統」。此時,屬於自行註冊的產品如餅乾、糕點、麵包,是由業者自行至中國的註冊系統填寫註冊申請文件。
食藥署說,中國2022年3月9日通知,註冊方式改為書面申請,並要求已註冊的業者,必須今年6月30日前補全註冊資料。食藥署立即通知公會及食品業者依限補件,同時提醒業者應確認輸中產品是否符合中國定義。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也說,中國大陸18類食品採推薦註冊,業者可自行上網註冊,因此除台灣以外,全球各國業者線上自行登錄註冊時,只要是非18類食品的製程與配方,採取「非必填」;台灣則是書面文件註冊,除「水產品、乳品、未烘焙咖啡豆及蜂產品」以外的產品不用填寫外,其他14類產品的製程與配方都不是「非必填」項目。
「其他國家都有相同疑慮。」吳秀梅表示,目前針對所有食品都要求成分、比例、製程的國家只有中國,全球各國並未看到其他國家有相同的規範,並且食藥署與多國討論中,也都有相同的疑慮。
吳秀梅也說,依食安法規定,產品若要命名為「黑巧克力」,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35%、可可脂至少18%、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14%,食藥署為確定產品是否屬實,才會要求業者提出百分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