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品改善 北市PM2.5下降 六都第一

台北市自2015年推動「清新空氣行動」,今年PM2.5降至10.1μg/m3,不僅為六都第一,還相當接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第四階段建議值,北市環保局指出,未來因應臭氧問題,將優先針對臭氧前驅汙染物管制,搭配2050淨零排減碳路徑,讓北市邁向宜居永續城市。
環保署最新公布的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標準檢測結果顯示,北市迄今至11月1日止,PM2.5年均濃度已降至10.1μg/m3,相較2014年19.6μg/m3大幅減量近5成。
北市環保局說,北市地狹人稠,機動車輛密度及人口密度為全國之冠,2015年起推動「清新空氣行動」,重點成效包含加嚴鍋爐硫氧化物排放標準(由300ppm降至50ppm),讓北市由無煤城市更精進為無重油使用,符合國際淨零排放趨勢,逐步汰除化石燃料;協商松山機場航空燃油硫含量自主減量,較法規加嚴90%。
環保局指出,「清新空氣行動」透過低汙染、綠運輸、區域聯防等三大面向,執行多元化空氣汙染管制方案,重點成效包含加嚴鍋爐硫氧化物排放標準(由300ppm降至50ppm),讓北市由無煤城市更精進為無重油使用,符合國際淨零排放趨勢,逐步汰除化石燃料;協商松山機場航空燃油硫含量自主減量,較法規加嚴90%。
另北市還自主加嚴管制易致油煙的燒烤業及排餐館,促使餐飲油煙防制設備平均效率達85%以上,引進28台具有抑制懸浮微粒功能的小型掃街車,完成清潔車輛加裝濾煙器共356套,畫設全國最多二期13處空氣品質維護區,加嚴管制柴油車廢氣排放,使維護區內PM2.5濃度改善達21%,淘汰老舊柴油車及機車約11.8萬輛,全市電動機車設籍數占比達7.5%及新購電動機車占比均為全國第一。
環保局表示,未來優先針對臭氧前驅汙染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管制,並搭配2050淨零排放減碳路徑,讓空品改善與減碳能夠相輔相成,例如加速加油站及建築物塗料的查核,希望搭配2050淨零排減碳路徑,讓空品改善與減碳能相輔相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