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823烈士遺孀遺族悲歌 王瓊玲新書「春閨夢」周六梅山登場

「春閨夢」女人花所鋪就的八二三淒艷歷史!長期關注八二三台海戰役議題的小說戲曲名作家、嘉義縣中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王瓊玲,繼《待宵花》後,又一書寫亂離人生史詩型鉅著《春閨夢──那些被留下來的女人》,10日周末上午10點,將由王瓊玲的家鄉梅山文教基金會主辦,在梅山農會金融大樓5樓會議廳,舉辦新書首場發表會。
《春閨夢》以小說與散文筆法,深刻記錄八二三砲戰遺孀們的真實寫照,呈現她們最美麗的時代,也是她們最悲慘的時代。王瓊玲說,新書發表會,小說中的主角「阿罵」曾張秀麗及ㄑ春閨夢裡〉84歲呂陳氣將親臨現場。期待嘉義故鄉人一同來聆聽真摯感人的故事。
第一篇小說是《春閨夢裡》,本篇以深情筆觸, 現代感的「穿越」寫作技巧, 描述18歲陳氣和20歲呂松全,相戀1年、修成正果, 步入婚姻。但是, 結婚才5個月, 呂松全卻被徵調至清泉崗服空軍役。民國47年, 八二三台海戰役爆發後, 中秋節夜晚, 呂松全搭乘有「老母雞」及「空中棺材」綽號的C一16運輸機出任務。就在金門科羅灣上空, 被共軍砲彈擊中, 壯烈殉國。留下遺孀與孤女, 二人相依為命, 克服一切困境,讓家族開枝散葉的故事。
第二篇是〈阿罵與小猴兒〉, 本篇是由年輕孫女「小猴兒」與80多歲遺孀「阿罵」祖孫之間生動又詼諧相處細節, 切入八二三戰役的慘烈歷史與家族傷痛。王瓊玲說,用活潑歡樂的筆法,寫不堪回首的國仇家恨,是她寫作以來最強烈的挑戰。
第三篇是〈日日活在刀口下的女人〉本篇採用近似報導文學的散文書寫,描述王瓊玲採訪八二三遺孀陳賴玉昭女士實況與心境。「我的名字是玉昭,「昭」就是:日日活在刀口下。刀鈍了,還要用玉來磨。」這是93歲陳賴玉昭女士對自己名字與命運的詮釋,也是她寡婦生涯的具体描述。
擅於右手研究學術、左手創作小說的學者型作家王瓊玲,為撰寫新書故事,這5、6年勤於田野調查,陸續拜訪好幾位遺孀、遺族。從訪談初期尚有20位遺孀,年齡皆超過80歲,到成書的今日,只剩下10餘位。凋零快速,時間緊迫,亟需關注與記錄。
面臨現實情況的諸多壓力,王瓊玲自述:「我殘忍的挖、無情的掘、就是要打開一道又一道生命的封印。因為深怕埋久了、藏深了,一切就消失了、無聲無息了。人們也就認定八二三遺孀、遺族們真的不傷不痛了!」在王瓊玲筆下,歷史不再專屬於男人,而是一條由無數朵女人花鋪就而成的淒豔長卷。
1958年爆發八二三臺海戰役,當丈夫用生命來捍衛臺灣,遺孀便是用一生的青春來見證愛情、護守家園。60多年前她們一個個也才20歲左右,哪一個不是風華正盛?哪一個不是玉貌綺年?王瓊玲衷心期望,充滿愛與關懷的寶島臺灣,不要讓遺孀們繼續被遺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