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淡海新市鎮邊緣 違章鐵皮工廠大火搶救中

高鐵連假疏運出包 集電弓傳異常「車廂一片漆黑」全線恢復正常運轉

通盤檢討大學學術倫理 教長曝明年大學校長會議將處理

立委陳以信今天臨時提案,鑑於近來台灣大學教授陳明通所指導碩士學生林智堅、鄭文燦之學位論文,均因違反學術倫理規範而遭撤銷,引起國人關注,要求教育部應立即要求台灣大學提出說明,檢討問題癥結,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改進方案。記者趙宥寧/攝影
立委陳以信今天臨時提案,鑑於近來台灣大學教授陳明通所指導碩士學生林智堅、鄭文燦之學位論文,均因違反學術倫理規範而遭撤銷,引起國人關注,要求教育部應立即要求台灣大學提出說明,檢討問題癥結,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改進方案。記者趙宥寧/攝影

近來政治人物博碩士論文爭議不斷,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前立委蔡壁如、立委蔡適應學位皆遭撤銷,外界關注教育部是否會精進學術倫理制度,尤其應針對台灣大學。立委陳以信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立即要求台灣大學檢討問題癥結,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改進方案。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近期確實學倫問題應該要重視與檢討,但問題分布在不同大學,目前也請公私立大學協進會,請他們就目前議題提出精進與檢討,將於明年一月大學校長會議中討論。

立法院司法法制、教育及文化聯席審查「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案。立委陳以信臨時提案,鑑於近來台灣大學教授陳明通所指導碩士學生林智堅、鄭文燦之學位論文,均因違反學術倫理規範而遭撤銷,引起國人關注。教育部應立即要求台灣大學提出說明,檢討問題癥結,並於一個月內提出改進方案。此提案也獲曾銘宗、萬美玲、游毓蘭連署。

潘文忠表示,近期確實學倫問題應該要重視與檢討,但目前來看,個案包含公私立大學,也分布在不同大學。他也坦言,當時選舉前,任何動作會引發不同想像,但教育部也持續跟大學公私立協進會,請他們就目前發生的議題,應該要有所精進跟檢討。

潘文忠表示,目前確實有在討論,明年一月大學校長會議,由於學術倫理案件不是只有發生在台大,但應該要尊重大學自治,但也要維持提升品質,捍衛學術是重要的。因此除了檢討制度,也要保護大學自治,不必單獨針對某部分指導教授或學生,若能透過大學校長會議形成更好的共識,各校也會重視,「大學也應該會為自己的學術尊嚴與捍衛大學自治來努力」。

立委游毓蘭表示,贊成潘文忠說法,但前天也出現立委博士論文也遭撤銷,部長有提到近期會召開大學校長會議,建議將大學校長會議的文字內容,也列入提案說明。

陳以信也說,若將部分名字移除後,抽象性就變高,因此他僅同意做部分文字修正。包含納入碩「博」士,以及將一個月刪掉,改成明年一月前提出改進方案,用最小的文字修整給予彈性。

陳以信也要求潘文忠今天口頭承諾,改進方案包含實際發生狀況的相關學校,例如台大、台北大學、中華大學,這些學校必須有自己的說明與改進方案,否則如果沒納入文字,台大、北大就可以主張不提,若完全由教育部代勞就不妥。他強調,屆時檢討報告中必須有這些學校的說明,必須放在改進方案的一部分。

對此,潘文忠也口頭允諾,他表示,大學校長會議確實需要各大學有共識,且能提出精進方案的措施。他也強調,會去了解個別學校遇到的情況,但綜整來說仍必須尊重大學自治,由各大學共識討論可行性跟提升品質的方案,才會有效果。

潘文忠 教育部

延伸閱讀

潘文忠:教育部尚未收到鄭文燦、蔡適應的訴願

徹查陳明通指導論文? 教長:沒有國家因個案通盤徹查

班班石斑跳票遭打臉? 潘文忠:陳主委已經對外說明了

鄭文燦、蔡適應學位遭撤是否提訴願? 潘文忠回應了

相關新聞

上課玩手機 學生輔導後 墜樓重傷

台中某高一男學生昨天上午從學校四樓墜下,造成腦出血、多處骨折,傷勢嚴重。校方表示,該生日前多次被發現在課堂用手機,班導師...

台大砸錢留才 一年加薪150萬

中研院長廖俊智日前指出,台灣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退休所得等三個「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為此,台大昨舉行校務會議...

砸百億推前瞻平台、人社領域卻掛蛋 吳政忠:會擠一擠

國科會今年在新春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投入逾349億元在8大領域建立前瞻科研平台,相較其他七大平台皆編列超過20億的預算,卻...

幼教師生比1:12 盼3年後能達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年新春團拜拋出調整幼教師生比至一比十二,將自一一二學年起從公共化幼兒園先行。潘文忠昨宣布三方針,若公共化...

雙北營養午餐喊漲 中南部觀望

近期蛋價及物價均飆漲,台北市營養午餐業者喊吃不消,有三所國小表示要漲價,其他中小學也醞釀調漲,北市教育局預估下學年營養午...

明道大學又爆欠薪教師組自救會 教育部令9日前改善

明道大學去年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遭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今(3/3)再傳出校方積欠教職員工兩個月薪水,高教工會今南下協助教職...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