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認養數逐年下降 台北市與民間團體合作為毛小孩尋家

北市犬貓收容及認領養數逐年下降,北市府與民間團體合作增加更多送養管道及數量。圖/北市動保處提供
北市犬貓收容及認領養數逐年下降,北市府與民間團體合作增加更多送養管道及數量。圖/北市動保處提供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0年遊蕩犬隻數新增15.5萬隻,全國收容所在養量比率平均已達91%,但北市近年犬貓新增收容數卻逐年下降,認養數也減少;另不少民眾反應大同區狗活動區維護不良,憂心狗狗活動有危險。北市動保處表示,已與民間團體合作提高認養數,至於大同區狗活動區今年底將完成維護工作。

統計動物之家2017年至2021年犬貓新增收容數及認領養數,2017年收容犬貓3244隻、認領養數2817隻;2018年新增收容數3062隻、認領養數2759隻;2019年新增收容數2980隻、認領養數2430隻;2020年新增收容數2533隻、認領養數2248隻;2021年新增收容數2088隻、認領養數1979隻;2022年1月至12月3日止,新增收容數1927隻、認養養數1708隻。

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全台飼養寵物戶數約200萬戶,根據農委會統計,2020年遊蕩犬隻數新增15.5萬隻,全國收容所在養量比率平均已達91%,多個地方縣市收容比例超過100%,但北市近年犬貓收容數及認領養數量卻逐年減少,其中犬隻收容時間較長,最久的狗已收容近9年,要求市府了解收容及認養數下降原因並增加領養成功率。

動保處表示,過去民眾會覺得收養在動物之家的狗貓被安樂死很可憐,因此會積極認養救援,但自從全國實施零安樂死政策後,外界就認為救援的需求下降,認領養數也就逐年減少,目前的解決方式就是補助民間團體,請民間團體協助送養犬貓,每年可送養約400隻。

動保處表示,由於北市2015年起實施TNVR(Trap Neuter Vaccinate Return,誘捕、絕育、注射疫苗、放回原地/回置)計畫並採精確捕捉,收養的犬隻較為兇猛,但民間團體送養的犬隻多送往果園,性情需親人且適應集體生活,因此一年僅能挑出約10隻送養,數量會比貓少很多。

另北市議員黃郁芬接獲陳情,大同區狗活動區內草皮生長情況不佳、塵土飛揚,尤其是靠出入口區域,草皮被大量踩踏、地面光禿;活動區內也常有樹枝斷枝卻無人清理,民眾憂心狗狗活動時會被斷枝刺傷相當危險,盼市府盡快提出草皮改善相關措施,避免因維護不佳導致毛孩飼主降低使用頻率及意願。

動保處表示,北市目前有19個狗活動區,大同區狗活動區因鄰近捷運站使用率高,但該活動區位於高架橋下方,因此草皮生長不佳,加上不少民眾違規進入圈圍著的草皮區,大量踩踏導致草皮死亡,過去南港玉成公園也多次發生此狀況,只能靠關閉活動區養護草皮解決。目前已規畫廠商前往維護,預計今年底會處理完畢。

大同區狗活動區維管不佳,北市府規畫今年底請廠商完成修復。圖/北市產發局提供
大同區狗活動區維管不佳,北市府規畫今年底請廠商完成修復。圖/北市產發局提供
北市犬貓收容及認領養數逐年下降,北市府與民間團體合作增加更多送養管道及數量。圖/動保團體提供
北市犬貓收容及認領養數逐年下降,北市府與民間團體合作增加更多送養管道及數量。圖/動保團體提供

認養 毛小孩

延伸閱讀

為高齡犬貓挑飼料 掌握三重點

影/新北退休警家暴男撞警車!再闖北市臨檢站 萬華警連開3槍

台北市大同區里長被控現金買票 調查局搜索約談到案

台北市長當選名單/蔣萬安橫掃11區 但在綠營票倉大同區仍輸給陳時中

相關新聞

C肝辦解散降級 衛福部挨轟

衛福部喊出「二○二五年超前世衛清除C肝」,原直屬衛福部的「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簡稱C肝辦)」卻於二月降級併入國健署癌症防...

蓄水剩11% 曾文水庫變高球場

全台水情吃緊,曾文水庫昨天蓄水量只剩百分之十一,大面積淤泥裸露長滿雜草,宛如一座天然高爾夫球場,顯示水情嚴峻,高雄地區則...

新菸害防制法今上路 加熱菸未通過審查「現在也是違法」

菸害防制法修法行政院今公告正式上路,即起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菸則必須通過「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才可合法上市。...

今起禁電子煙 基層憂太難取締

為遏止新型菸品亂象,行政院今公布菸害防制法修法,即刻實施,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及其載具,禁菸年齡提高至廿歲、校園全...

北醫附醫院長被爆大搞婚外情 陷醜聞傳訊請辭全文曝光

媒體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峯被媒體直擊與相差14歲的義守大學教授楊智惠有「超友誼關係」,疑似大搞婚外情。消息...

老農津貼明年1月調整 陳吉仲推估:至少會超過8千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現行的老農津貼每4年調整1次,如果按照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指數計算,明年1月應該會調整至超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