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美容定型化契約 明年7月上路

美容消費糾紛爭議不斷,行政院消保處表示,已審議通過衛福部研訂的「美容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消保處表示,違者可依消保法開罰三萬至五十萬元不等,並得按次處罰。預計明年七月上路。
消費者被強迫推銷美容產品屢見不鮮,今年上半年的瘦身美容糾紛就高達七○九件。
消保處簡任秘書陳星宏表示,美容消費爭議主要態樣是業者資訊揭露不完整,契約內容應載明美容項目、金額、效果分析、副作用,以及為實施美容所購產品內容、效用、數量、價格等資訊;也應事先詢問消費者是否患疾治療、過敏性體質、肌膚敏感性等。
再者,明定業者推介消費者辦理信用貸款應揭露的資訊。陳星宏解釋,許多消費者沒那麼多錢買產品,業者於是推薦向信貸業者借貸,但事後若美容業者歇業,消費者卻要繼續繳貸款,因此將來契約除要求美容業者推薦消費者貸款時,應告知利息、期數、總金額等資訊,業者關門時,消費者可向融資業者申請停止支付尚未繳清的貸款餘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