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藥殘比率高 農委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
消基會昨公布市售各種通路抽檢80件蔬菜結果,整體不合格率高達36.3%,與衛福部食藥署通度端抽檢的9成、農委會源頭抽檢的98%合格率相距甚遠;農委會認為,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溫度上升,病蟲害多,未來將會擴大監測,用區域防治的方式,協助農民防治病蟲害。
農委會今天召開「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 政府持續加強把關」記者會。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氣候變遷導致這幾年來極端氣候,極端氣候特別是高溫的時候,對於整個病蟲害,生活都會改變,農民本身沒有辦法很即時的回應,「當他看到病蟲害時,會不自覺多噴一些農藥」,或是其他方式管理,這樣的方式也會間接造成農藥殘留風險提高。
陳駿季表示,今年10月的氣溫比往年均高的1.9度,有的鄉鎮甚至平均高2度,在8月份氣溫平均高1.4到1.5度,這樣的一個高溫下,對病蟲害有加速情況。因此,更積極的防治,建構良好病蟲害監測網,監測病蟲害密度,當曲線上升到臨界值,透過區域防治,才能夠有效讓田間用藥安全達到合理水平。
據氣象局統計,今年11月為史上最熱的11月,以全台13個人工測站統計,均溫達24.16度,較第二高的2015年的24.15度高出0.01度。
今年高雄嘉義小番茄因為病蟲害管理不擅,病蟲害防治失敗,嚴重瘋欉(植栽無法生長)、裂果,植物疫病並未列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中的項目,農委會卻列為災損,引起社會議論。
陳駿季表示,在一般情況下,農民噴藥後,病蟲害會從這一區跑到另外一區,未來要強化整體區域防治的觀念,開始在中南部產區布建很多,未來要增加監測密度,尤其是中南部、高屏地區番茄,會增加布點;監測網一定要夠,準確度就越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