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斷層預測4種病 尖端醫療再進化

簡單一張電腦斷層,就能判讀肺癌、肺氣腫、冠狀動脈冠化與骨質疏鬆4種疾病!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陳震宇表示,透過AI能減少醫師判讀電腦斷層的時間,也能減少病患的輻射接觸。此外,雙和醫院副院長劉如濟團隊用AI 24小時來追蹤確診者狀況,即時提供患者警訊與醫療協助。
降低輻射量準確率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出「Deep-Lung 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臺」。陳震宇表示,病人僅需要拍攝一次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透過人工智慧運算以及AI模型的幫助,就可以預測包括肺癌、肺氣腫、冠狀動脈鈣化、骨質疏鬆等四種疾病,準確率可達9成。
他指出,系統還可以自動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健康報告,是全球首創的服務。因應台灣人口老化加速,預測未來政府將逐步有條件開放補助,包含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等篩檢,屆時將對放射師及診斷科醫師造成極大工作負擔。此外,病人重複進行不同部位的斷層掃描,也有過度暴露輻射的風險。
陳震宇說,透過人工智慧的協助,可大幅縮短電腦斷層掃描影像的判讀時間,如Deep-Lung健康平台能協助醫師判讀時間由15分鐘縮短為2分鐘,而病人僅須拍攝一次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減少輻射接觸量。
AI技術監控疫情
萬芳醫院校長陳作孝表示,萬芳醫院為社區型的醫療中心,致力於透過醫療科技協助長者的更方便的新選擇,如萬芳將腸胃內視鏡微縮到膠囊般的大小,透過高移動性的醫材,能幫助行動不便的病患,落實居家醫療,還可以減少病患對照胃鏡的恐懼。
萬芳醫院為了讓醫護人員專注於照護品質,透過AI「智慧診療系統」,減少醫師填寫診斷代碼的行政工作,提高醫療精準度與效率。
此外,台灣步入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成為重要課題。雙和醫院副院長劉如濟團隊開發「新冠肺炎精準照護AI監測」,利用遠距科技監測確診或接種疫苗民眾的心肺狀況,透過24小時心電圖與血氧的追蹤,即時提供患者警訊與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