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嫁妝家具特展大溪木博館今起展出 一窺百年風華

「大囍之日嫁妝家具特展」今起在桃園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展出,展覽以嫁妝家具為主軸,還原日治晚期到戰後初期的傳統新娘房,集結木博館典藏品,和特別向大溪居民及木器行借展在地訂製嫁妝家具及新創家具,共展出30多件作品,讓觀眾走進時光隧道,飽覽工藝美學在時間長河中的特色演變。
本次展覽匯聚清末、日治、戰後至現代各時期的30多件作品,除了有經典漢體形式,木器鑲嵌玻璃,並融入大溪老街牌樓立面的山牆造型,展現漢、和、洋混搭裝飾語彙的日治時期作品,還有1960至1970年代大溪流行的Nami(波浪的意思)式,家具立面呈現大小波浪曲線的韻律。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說,早年娶媳婦或嫁女兒,雙方父母都會替子女準備整套全新家具「添妝」,也促成戰後大溪嫁妝家具產業的發展。展件中有大溪早期先輩木藝師陳烏碖、林先文等人作品,及新創作品,閱覽今昔百年迭代下,嫁妝家具多樣精采的面貌,展場以新娘房情境營造方式,讓觀眾感受嫁妝家具的生活感與美好。
而木博館也特別洽商在地居民,借展6件家中傳承珍藏的嫁妝家具,其中一件梳妝台,來自百年中藥房「再生堂」,是曾任新竹州衛生局長、大溪著名中醫師簡曉雲約於1920至1930年代間為媳婦訂製,作工精美。
文化局指出,木博館修復歷史建築大溪公會堂並開館營運為「木家具館」,扮演大溪木藝產業交流平台角色。民眾可以在展場互動區,留下對家具的各種想像,現場也搭配多場木藝手作教育推廣活動,將各種嫁妝家具的木工技術及文化意涵,融入體驗課程中,活動訊息及報名方式,請上臉書粉絲專頁了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