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團隊開發AI口語溝通輔助技術 帶來一線「聲」機

近年人工智慧技術大幅進步,也提升國內智慧醫療技術競爭力。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支持下,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曹昱研究員團隊開發AI口語溝通輔助技術,利用AI技術,協助口語溝通障礙者改善生活品質,並提高學習能力,為需求者帶來一線「聲」機。
口語溝通可用來表達需求、和他人溝通情感、交換訊息和學習。但環境噪聲頻繁發生,以及過度使用耳機,聽損的人數逐年升高,而聽損族群的年齡卻逐年下降。中研院資創中心曹昱研究員長期深耕於深度學習與訊號處理,開發以人為中心的AI技術「基於AI的口語溝通輔助技術」。
對口語溝通障礙者來說,環境躁音所造成的影響遠比正常人更強烈,為提升語音品質,曹昱研究員團隊提出基於深度學習的語音增強處理演算法,該演算法可應用在口語溝通障礙者對話時,有效消除環境噪音如附近的車聲、音樂等,降低訊號失真,讓口語溝通障礙者能較清楚聽到對方的聲音,以實現良好的口語溝通品質,同時提昇人與人、人與機器之間的溝通效率。
目前聽障者主要是透過聽覺輔具改善與外界的溝通,但在傳統聽覺輔具在有噪音的環境下,常無法得到理想的聲音品質及語音理解度。為提升聽覺輔器效益和提升溝通品質,曹昱研究團隊將AI語音增強技術應用於聽覺輔具上,包括輔聽器、助聽器、人工電子耳,讓聽障人士不只「聽到」更是「聽懂」,降低聽障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並進一步改善聽損者學習能力和生活品質。
至於口腔癌術後、電子喉、吶語症等構音異常患者,常因口腔動作不協調,造成發音錯誤和語音不清楚,導致溝通障礙和誤會,曹昱研究團隊將數項基於AI為基礎的語音增強系統,透過手持裝置如手機,將構音異常患者不清楚的語音轉換為正確的語音發出,提升語音品質和理解度,協助構音異常患者進行表達與溝通,提高與其他人的溝通效率,進而改善人際互動和生活品質。
國科會指出,上述研究發表已超過50篇國際期刊論文及120篇國際研討會論文,並與日本、美國和義大利等研究機構進行跨國合作。同時,獲得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肯定,獲得各種知名獎項,包括TAAI 2012 Excellent Paper Award、APSIPA 2017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ROCLING 2017 Best Paper Award、中央研究院 2017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2022未來科技獎等。
國科會表示,曹昱研究團隊與仁寶電腦等四間廠商共同合作,將先進AI語音處理技術落地於溝通輔具產品開發,並實際應用於多媒體相關產品開發,上述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界、業界都受到高度重視,也讓人工智慧的進步對人類社會有實質上的助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